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6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阿林

《廣鬱 鬱》水首受夜郎豚水,東至四會入海,過郡四,行四千三十里。

《中留 》,師古曰:「留音力救反,水名。」

桂林

潭中 莽曰中潭

臨塵 朱涯水入領方,又有斤貟水,又有侵離水,行七百里。莽曰「監塵。」

定周 水,首受無歛,東入潭,行七百九十里。《增食 驩》水,首受牂牁,東界,入朱涯水,行五百七十里。

領方 斤員水《入鬱》。又有橋水都尉治。

雍雞 有關

蒼梧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新廣。屬交州。有離水, 開戶二萬四千三百七十九,口十四萬六千一百六 十。縣十:

廣信 莽曰「廣信亭。」

謝沐 有關

高要 有鹽官

封陽 ,《應卲》曰:「在封水之陽。」

臨賀 ,莽曰「大賀。」

端溪 馮乘 富川

荔浦 有荔平關。師古曰:「荔,因隸。」

猛陵 ,龍山,合水所出,南至布山入海。莽曰「猛陸。」

交趾郡,武帝元鼎六年開。屬交州。戶九萬二千四百 四十,口七十四萬六千二百三十七。縣十:

羸。 「有羞官。」孟康曰:「羸」音蓮。「音受《土簍》。」師古曰:「簍」二字,並音「來《口反》」,安定。

荀屚 ,師古曰:「『屚」 與「漏』同。」 麊泠 都尉治。應劭曰:「麊,音彌。」 《孟康》曰:「音《螟蛉》。」 師古曰:「音《麋零》。」

《曲昜 》,師古曰:「昜,古陽字。」

北帶  稽徐 ,西干 龍編 朱䳒。

合浦郡,武帝元鼎六年開。莽曰「桓合。」屬交州。戶萬五 千三百九十八,口七萬八千八百八十。縣五:

徐聞 高涼

合浦 有關。莽曰「桓亭。」

《臨允 牢》水,北入高要,入鬱,過郡三,行五百三十里。莽曰「大允。」

朱盧 都尉治

九真郡,武帝元鼎六年開。有小水五十二,并行八千 五百六十里。戶三萬五千七百四十三,口十六萬六 千一十三。有界關。縣七:

胥浦 ,莽曰《驩成》。

居風

都龐 應劭曰:「龐音龍。」 師古曰:「音龔。」

餘發 咸驩

無功 都尉治

《無編 》,莽曰「九真亭。」

日南郡,故秦象郡,武帝元鼎六年開,更名。有小水十 六,并行三千一百八十里,屬交州。師古曰:「言其在日 之南,所謂開北戶以向日者。」戶萬五千四百六十,口 六萬九千四百八十五。縣五:

朱吾

比景 。《如淳》曰:「日中於頭上,景在己下,故名之盧容。」

西捲 水入海。有竹可為杖。莽曰「日南亭。」 師古曰:「音權 象林。」

按《後漢書·南蠻傳》:「交趾之南有越裳國。周公居攝六 年,重譯來朝。周德既衰,於是稍絕。及楚子稱霸,朝貢 百越。秦并天下,威服蠻夷,始開嶺外,置南海、桂林、象 郡。漢興,尉佗自立為南越王,傳國五世,至武帝元鼎 五年,遂滅之,分置九郡,交趾刺史領焉。珠崖、儋耳在 海洲上,東西千里,南北五百里。元鼎六年,其渠帥貴」長耳,皆穿 而縋之,垂肩三寸。

按:《晉書地理志》,「武帝討平呂嘉」,以其地為

南海、蒼梧、鬱林、合浦、日南、九真、交趾七郡,蓋秦時三 郡之地。元封中又置儋耳、珠崖二郡,置《交趾》刺史以 督之。

按《廣東通志》:「安南國,古交趾也。南方彝人足趾開拆, 兩足並立,足則相交,故名白。漢武開郡謪戍,其人百 骸,與華無異。」越裳即九真也。秦以交趾隸象郡。 漢初屬南越。武帝平之,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兼置 交趾刺史。治羸。按志俱作七郡而置儋耳珠厓二郡在元封中與本紀不同

昭帝元始五年六月罷儋耳郡

按:《漢書昭帝本紀》云云。

按:《晉書地理志》:「昭帝元始五年,罷儋耳并珠崖。」

元帝初元三年罷珠崖郡

按《漢書元帝本紀》:「三年春,珠崖郡山南縣反,博謀群 臣。待詔賈捐之以為宜棄珠崖,救民饑饉,乃罷珠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