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殿,似非人間。翁曰:「此壺中日月也。」後人因以壺公名 山。宋朱文公經莆,望見壺山而南,一面尤獨秀,曰:莆 人物之盛,皆茲山之秀所鍾,此老作怪也。

壺公山部藝文二

《壺公山         》唐翁承贊

井邑斜連北,蓬瀛直倚東。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紅。

《前題》
黃滔

「八面峰巒秀,孤高可偶然。數人遊頂上,滄海見東邊。 不信無靈洞,相傳有古仙。橘如朱夏在,池象月垂穿。 髣髴長聞樂,岧嶢半插天。山寒徹三伏,松偃出千年。 樵牧時迷所,倉箱歲疊川。嚴祠風雨管,怪木薜蘿纏。 青草方中藥,蒼苔石裏錢。瓊津流乳竇,春色駐芝田。 烏兔中時近,龍蛇蟄處膻。嘉名光列土,秀氣產群賢。 瀑鎖瑤臺路,溪昇釣浦船。鼇頭擎恐沒,地軸壓應旋。」 蠲疾寒甘露,藏珍起瑞煙。畫工飛夢寐,詩客寄林泉。 掘地多雲母,緣霜欠木綿。井通鰌吐脈,僧隔虎棲禪。 危磴千尋拔,奇花四季鮮。鶴歸元圃少,鳳下碧梧偏。 桃易炎涼熟,茶推醉醒煎。村家蒙棗栗,俗骨爽猿蟬。 谷語升喬鳥,陂開共蔕蓮。落楓丹葉「舞,新蕨紫芽拳。 翠竹雕羌笛,懸藤煮蜀牋。白雲長掩映,流水別潺湲。 作賦前儒闕,沖虛南國先。省郎求牧看,野老葺齋眠。 寺歷興衰創,碑須一二鐫。清吟思卻隱,簪紱奈縈牽。」

《前題》
宋·劉克莊

昔人方此遇神仙,曾見《壺公》跳入年。斫木人多山漸 瘦,結庵僧去石誰眠。鳥啼半嶺銜斜日,樵返疏林起 遠煙。獨有老僧無俗事,一龕長占野雲邊。

《前題》
明·李廷梧

竹杖青鞋及曉暉。嵐光晴映薜蘿衣。山空幽鳥如相 戀。天闊浮雲不礙飛。愛聽松風心共遠。掃殘苔石坐 忘歸。相逢莫盡浮生話。恐落禪家第二機。

《前題》
陳中

深澗無人草自斑,獨隨流水入深山。隔林嵐氣清煙 潤,滿地松陰白晝閑。野鳥聽經當戶入,洞龍帶雨自 天還。登高試望莆城景,一騎斜陽晚度關。

壺公山部紀事

《莆田縣志》:「唐沙門法通,貞元中居壺公山虎丘巖。嘗 下山,遇兩虎爭一牛,通鬲而分之。黃御史《壺公山》詩 云:『井通鰌吐脈,僧鬲虎棲禪』。」 宋高宗紹興九年五月,甘露降于壺公山深溝村,芝 草生,華蓋岑鬱,樓臺崢嶸。 明正德十七年夏六月,慶雲見于壺公山之頂,三日、 六日、九日連四見。是年世宗入繼,莆邑林俊、方良永、 陳琳、鄭嶽、黃瀾、黃鞏、林富、林有年、林大輅,應召命者 九人,登進士者十六人。

嘉靖二十二年五月十八日,五色雲見于壺公山之 上。是年莆田中式第一名黃繼周、第三黃謙、第四林 仰成、第五江從春。而林文賓則以訓導中式,廣西第 二名。適完五魁之數,亦一奇也。

石竇小嶼游氏子。得法于亙信老人。住壺公山二十 餘年,嘗有偈曰:「我本江邊一釣翁,無文無字無神通。 有人問我西來意,日向西沉月向東。」未幾示寂,茶毘, 舍利晶瑩如綠玉。徒超證字禪源,道行清高,刻苦參 究。住壺公山白雲院,和易近人,二十年不下山。一日 遍至平昔朋友家,無一遺者。歸山三日坐化,師徒俱 塔于本山。

隆慶四年八月初七日,雨大作,至九月止,壺公山有 蛟起,土崩數丈。

壺公山部雜錄

《莆田縣志》:「興化府治西南有壺公山,古讖云:『水遶壺 公山,此時方好看。壺公山欲斷莆陽朱紫半』。」繼而李 宏築陂以興水利,鑿山而濬泉,遂多通顯。故雖山川 之形勝,亦若有造物以尸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