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7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左,舊名穿巖,形如圓廩,東西二門望之如城闕,當洞 之中而虛其頂,自東望之,如月上弦,自西望之如月 下弦,就中望之,如月之望。周子則之以畫太極云。」

月巖部藝文一

《月巖圖說         》明·章潢

右月巖在故里西八里許。有山巍聳,中為巖洞,東西 兩門可通往來,望之若城闕。當洞之中而虛其頂,自 東望之,如月上弦,而西望之,如月下弦,就中望之,則 又如月之望,隨行進退,盈虧異狀。俗以其形象月,故 呼為「月巖。」好事者奇之,以為太極呈象,若《河》之圖、《洛》 之書。余謂先生之道未必因月巖而得,但此山不生 「於他,而生於先生之故里,則謂之太極洞也亦宜。」因 磨崖刻之曰「太極洞」云。洞高可四五十丈,寬可容數 千人,中有濂溪書堂,盛夏無暑。奇石峭壁,如走猊相 逐如伏犀,俯顧如龜,蹣跚如鳳,翱翔如龍,蜿蜒而石 液凝注,望之如滴。西壁有竇,石筍矗立,如入定僧在 龕。又一竇,深黑不可入,蜚鳥之音,行人之聲,經其中 如奏「笙簧」,誠天造奇觀也。

月巖部藝文二

《月巖濂溪詩       》宋·黃庭堅

溪毛秀兮水清,可飯羹兮濯纓,不漁民利兮又何有 於名。絃琴兮觴酒,寫溪聲兮延五老以為壽。蟬蛻塵 埃兮玉雪自清,聽潺湲兮鑒澄明。激貪兮敦薄,非青 蘋白鷗兮誰與同樂?

津有舟兮蕩有蓮,勝日兮與客就閑,人聞挐音兮不 知何處散髮。醉「高荷為蓋兮倚芙蓉以當妓,霜清水 寒兮舟著平沙,八方同宇兮雲月為家,懷連城兮佩 明月。魚鳥親人兮野老同社而爭席,白雲蒙頭兮與 南山為伍,非夫人攘臂兮誰予敢侮。」

題月巖         明陳鳳梧

層崖峭直倚穹蒼,洞口虛明月影藏。兩畫陰陽分左 右,一圈太極奠中央。天生勝地非人跡,地入濂源是 道鄉。為韻花香三十里,塵懷到此自能忘。

遊月巖同黃侍御二首     趙賢

「連日愁陰雨,乍晴亦喜人。山中春色好,巖上月華新。」 座有同門客,名高侍從臣。聊為修禊會,促席覺情親。

其二

到處尋佳勝,無如此地偏。蒼崖乍作雨,白晝月生天。 洞口重門敞,山腰一徑懸。濂溪書屋在,《圖說》至今傳。

月巖           管大勳

兩儀至理洩先天,巖竇中虛太極懸。伊洛未承元有 象,《洪蒙》初起總無傳。分明劃出陰陽體,漫擬斜看上 下弦。欲向元公問消息,光風亭在草芊芊。

諸友謂予永明人習見月巖出圖請證景象賦

此答之          《蒲大滉》。

此巖若非無極翁,此月不過山之空。盡道元公圖此 月,誰知此月圖元公。君不聞,圖書之前遊者多,孰立 有象含無窮?「又不聞,圖書之後遊未少,幾人光霽追 高蹤。」歸來乎,乾坤是箇大月巖,人人眼與元公同。毋 為觀場作矮人,百年眸子成昏瞳。

遊月巖寄諸同社      陶景元

此石閱終古,忽來周夫子。偶然拈至理,千秋拾餘滓。 姑撤此陳案,聊且信遊趾。一圍太古色,空碧徹表裡。 殘碑土花蝕,工拙等故紙。酒澆草泥香,歌穿石髮起。 醉眸轉舒曠,都忘在塵鄙。縱想羲皇初,淳叔故如此。

澹山巖部彙考

永州府之澹巖

澹山巖,一名「澹巖」,在零陵縣南二十五里。巖有東南 二門,中可容千餘人。相傳昔有澹姓居此,因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