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95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至今好事除草棘,常恐野火燒蒼苔。當時相望不可

見,玉堂正對金鑾開。豈知白首洞夜直,臥看椽燭高 花搉。江邊曉夢忽驚斷,銅環玉鑑鳴春雷。山人帳空 猿鶴怨,江湖水生鴻鴈來。請公作詩』」寄父老,往來今 古松風哀。

樊山部外編

《武昌記》:樊山孫權嘗獵於下,見一姥問獵得何物,答 曰:「只獵得一豹。」曰:「何不豎其尾?」言訖,忽然不見。權於 後立廟祀之。

赤壁山部彙考

吳周瑜破魏兵之赤壁

赤壁山在今湖廣境內,從古考論,紛紛不一,大約以 在武昌府之嘉魚縣者為是。其山北臨大江,隔江北 岸為「烏林磯」,即曹兵敗走處也。又其縣在唐為蒲圻, 有黃蓋湖,湖側有「祭風臺」,皆歷歷可據云。

赤壁山圖

赤壁山圖

按《水經》,「江水左逕百人山南。」右「逕赤壁山」北。昔周 瑜與黃蓋詐魏武大軍所起也。

按:《方輿勝覽》,湖北路漢陽軍赤壁山,在汊川縣西八 十里。《輿地紀勝》:「里人多言是周瑜破曹操處。」按曹操 舟師自江陵順流而下,周瑜自柴桑泝流而上,兩軍 相遇於赤壁,則赤壁當臨大江,臨嶂及汊川皆非臨 江處。《舊經》云:「今江漢間言赤壁者有五:黃州、嘉魚、江 夏、漢陽、漢川。」其說各有所據,惟江夏之說近古而合 於中。

按:明顧起元《赤壁山考》赤壁山乃吳破曹處。湖廣赤 壁有五,漢陽、漢川、黃州、嘉魚、江夏皆有之。惟武昌嘉 魚縣西南八十里大江濱,北岸烏林,南岸赤壁是也。 唐屬蒲圻,故云去縣西一百四十里。今屬嘉魚。宋謝 枋得猶於石崖見「赤壁」二字。蘇子瞻所遊,乃黃州之 西下津江百步赤壁磯,土人訛為赤鼻,非故地也,可 「謂賦而失實。」

按《三才圖會赤壁圖考》:「赤壁山在武昌府城東南九 十里。唐《元和志》:『在蒲圻縣西一百二十里,北岸烏林 與赤壁相對,即周瑜焚曹操船處。《圖經》云:『在嘉魚縣 西七十里,其地今屬嘉魚』』。」宋蘇軾指黃州赤壁山為 赤壁,蓋劉備居樊口,進兵逆操,遇於赤壁,則赤壁當 在樊口之上。又赤壁初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則赤 壁當在江南,亦不應在江北。宋李璧詩云:「赤壁危磯 幾度過,沙州江上鬱嵯峨。今人誤信黃州是,猶賴《水 經》能正訛。」

按《湖廣通志山川攷》:「赤壁山在武昌府嘉魚縣西南 八十里,大江濱,破曹處。」

按《漢陽府志》赤壁,攷《荊州記》云:「臨嶂山南峰謂之烏 林峰,亦謂之赤壁,乃周瑜破曹操處。」《漢陽圖經》有云: 「赤壁又名烏林,在汊川縣西八十里。」今按《趙志》云:「《水 經》述江水源流,江水左逕烏林南。」酈道元注云:「左逕 赤壁北」,則赤璧、烏林相距二百里,非一地一名也。況 操舟自江陵順下,周瑜自江州逆上,兩軍相遇赤壁, 則赤壁當臨大江,臨嶂漢川,皆偏僻,非大戰之地。況 巨艦千艘,非一河可容,地多洲渚,騰驤安施,赤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