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82 (1700-1725).djvu/118

此页尚未校对

關索鎮 在縣境。武侯南征還,留索於此。梁王臺 在縣境,元梁王築。

廢層臺衛 在赤水城東南一百里。

舊赤水衛城

平陽侯城 ,在赤水城北六十里。

平遠、黔西、大定三州《古蹟》未載,無考。

陵墓附

府總

元仙婆墓 在烏降山。仙婆,永寧人,名滿道,篤于戒行,善知休咎,人多就決焉。

明張祥墓 「正統己巳,貴州苗叛,祥以四川都司率師來援,力戰死之」 ,葬於永

威寧府部藝文一

《永寧司重修儒學碑記》
明·陶心

永寧,古藺州地。其學自元已有之,而重修于洪武四 年。紅崖諸山,爭妍獻秀,疊翠如屏,二水合流,襟帶于 前,雲影天光,四時輝映。而此學獨據上游,蓋勝概也。 靈鍾秀毓,豈終祕之而徒泄之耶?士之出乎其間,英 偉秀發,歌《鹿鳴》而對大廷者,科不乏人,謂非茲學之 助不可也。獨惜夫規制未備,久寖頹敝,已百五十年 于茲矣。大成殿雖一新於藩參鉛山費公,而其餘皆 末遑也。頃歲芒彝禍結,參戎成都何侯以文武才略, 薦受節鉞,璽書來鎮茲土。謁廟至學,感而言曰:「遠人 不服,修文德以來之先聖教也。學舍至此,何以為文 德地耶?」時雖督兵進勦,不即及此,而心則惓惓也。既 而南征凱旋,受成獻馘,復至于學,則又嘆曰:「托之空 言,吾之恥也。」遂謀諸同事,參藩毛、李二公,三憲胡歐 舒公,議論允合。乃請于都憲王公、熊公、侍御馬公、鍾 公,給公帑之助者半,餘費悉何公自經畫之,不以煩 民。于是卜吉鳩工,百役俱作。以指揮石鐘、宣撫奢爵 董其役,以千戶丁祥、李本、土舍王鳳昇任其勞。首撤 明倫堂之舊而更新之。厥材孔良,厥度維章;次之廟 廡戟門,又次之;齋舍廳宇,巍然煥然,與學宮稱。惟孔 廟雖仍其舊,而瓦椽之更,垣楹之飾,視昔有加。當工 師求木,以未充是慮,會一夕大水,而楩楠順流至學 宮前者,以百數計。噫!天其有意於斯乎?抑何公之誠 有格於斯乎?不然,此木胡為來也?學宮之廳,舊缺其 一,因謀地鄰而加闢焉,且併地界而盡垣之外,樹以 柏,周環堅壯宏麗,而學成矣。

《永寧河碑記》
曹震

洪武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三日,欽奉皇帝制諭:「景川 侯曹震往四川永寧,開通河道,合用軍民,四川都司、 布政司、貴州都司即便調撥大小官軍,悉聽節制,如 制奉行,欽此。」於洪武二十四年正月初七日到成都, 分遣官屬,各任其責。永寧水陸路自瀘州納溪至摩 泥驛橋道路,委四川都司左同知助一、右同知徐凱、 「成都後衛指揮使茆正,提調衛府州官軍民夫,以疏 通之。自永寧至曲靖驛橋道路,委貴州都司同知馬 葉,提調永寧、赤水、畢節、烏撒等衛軍夫,以修理之;建 昌驛鋪橋道,委四川都司僉事潘永、建昌衛指揮使 月暮帖木兒提調軍民,以開通之。保寧驛道,至陝西 漢中府界,委成都後衛指揮僉事王清,提調軍民以 修治之;松、茂驛鋪橋道,委茂州衛指揮同知俞勝,提 調松、茂州衛所軍民以平治之;貴、播驛鋪橋道,委播 州宣慰司楊鋪、重慶衛千戶鍾洪,提調軍民以開之; 各府州縣夫役,委四川布政司左參議朱福、松潘衛 所鎮撫任允以董督之。」其間水之險惡者,莫甚于永 寧。其灘一百九十五「處,至險有名灘者八十二,石大 者鑿之,水陡者平之,使舟楫得以通焉。路之險者,莫 甚于建昌瀘古縣及黎州大相公嶺虛閣險崖。于是 闢取山石,從江填砌,闊三四丈,番箐河水九十九渡, 于是新開直徑,造橋五十有四,往來者便焉。保寧千 佛崖古作棧閣,連歲修葺,工費甚多。宜相其山勢,闢 取山」石,從河填砌,闊四五丈,自四川至陝者無難焉。 軍夫計者,軍三萬五千,夫四萬五千。凡自二月初七 日興工,五月十五日住工,歇夏秋九月初一日興工, 至洪武二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工畢。通計八月震,上 奉皇帝之命,下用都指揮、參議、宣慰、千百戶之官,克 相有成,不敢泯而不書。

《野馬川乾河橋記》
郭子章

竊嘗疑之,陳火朝覿,而川無舟梁,單襄公卜其將有 大咎。溱、洧之濟,不杠不梁,僑捐一車,而孟子譏其不 知為政。夫舟梁俴俴瑣務,何與于存亡之數?道路之 修,職于有司,何與于相國?而單、覘之密,孟責之備,奚 也?先王之教曰:「雨畢除道,水涸成梁。」其時儆曰:「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