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5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每石折銀七錢,實徵折糧銀八十四兩一錢零,折簟銀一兩二錢零。

外歲派銀三十兩零六分六釐零。

通共徵銀一百一十五兩三錢七分三釐零,每年照額解府支解外,朝覲貢馬一匹折銀一十二兩,原係三年一徵,解府給文轉解布政司彙解。

龍英州

康熙二十二年,實徵官民田地塘共地七十五頃一十五畝。

《地銀》三百二十九兩四錢八分二釐零。

《地糧》、三百七十五石七斗五升

本州田無頃畝,實徵行糧折簟併歲派共銀三百二十九兩四錢八分二釐零,遇閏加銀二十五兩零七分五釐。外朝覲貢馬二匹,每匹折徵銀十二兩,外加水腳銀七錢二分。

大朝貼黃紙張工墨銀三兩,吏目柴馬銀四十四兩。皂隸二名,馬一匹,夫一名,俱有官方,徵《都結州》

康熙二十二年,實徵官民田地塘共地一十九頃六十五畝五分。

地銀一百零二兩八錢二分九釐有奇。

《地糧》九十八石二斗七升五合。

本州土司荒瘠山田,原無頃畝,《全書》額編,夏秋糧米九十八石二斗七升零。

每石折徵銀七錢,實徵折糧銀六十八兩七錢九分二釐零。

《折簟》銀九錢八分二釐零。

外歲添銀三十三兩五分零。

通共實徵銀一百零二兩八錢二分九釐零,每年照數徵完解府支解外,朝覲貢馬一匹折銀一十二兩,例係三年一徵,解府轉解布政司彙解。

崇善縣

「實徵官民田地、塘共地」 ,康熙二十二年地四十四頃二十畝零五分。

地銀并附徵地利,共銀二百一十五兩六錢七分五釐零。

本色米二百二十一石零二升六合有奇。額設官民田塘共稅四十四頃二十畝零五分三釐有奇。每畝陞科本色米五升

該夏稅秋糧二百二十一石零二升六合有奇。內夏稅一十四頃九十八畝二分五釐有奇,該米七十四石九斗一升二合有零。止納本色。例不編差。每畝徵地畝銀九釐。

該銀一十三兩四錢八分四釐有奇。

《秋糧稅》二十九頃二十二畝二分八釐;

該米一百四十六石一斗一升四合。每畝徵地畝銀四差,鋪墊、水腳共銀六分三釐零。

該銀一百八十四兩一錢九分有奇。

一、附徵地利銀一十八兩,全熟。

一本府千戶所奉文「歸縣帶徵」 原額田塘共稅一十頃零六畝四分七釐零。每畝陞科米五升。該糧米五百零三石二斗三升五合有奇。每石折徵銀五錢。

共銀二百五十一兩六錢一分七釐。

實徵丁糧等項銀,共九百二十一兩三錢二分零六毫有奇。

外全茗土州協濟銀五十九兩四錢正。

羅陽縣

康熙二十二年,實徵官民田地塘共地二十四頃。

地銀二十六兩五錢五分六釐有奇。

《地糧》本色米、一百六十三石五斗九升。

額徵田塘二十四頃,每畝科米六升四合零,實編夏秋糧米一百五十五石八斗,外加耗米七石七斗九升。

《折簟》銀一兩五錢五分八釐。

外歲派起運、存留二項銀二十六兩五錢五分六釐。遇閏之年,加銀一兩六錢四分三釐零。外貢馬一匹,折銀一十二兩,外加水腳銀三錢六分。例係三年一徵,解府轉解布政使彙解。大朝年貼黃紙張工墨銀一兩。典史柴馬銀三十二兩。土皂二名,馬一匹,夫一名,俱有官方徵。萬承州

康熙二十二年,實徵官民田地、塘共地一百頃零四十畝。

地銀三百九十六兩零八分四釐有奇。

《地糧》、五百零八石二斗五升

本州田無頃畝,額納秋糧五百石,夏稅二石。內田少不足,將陸地折算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