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32

此页尚未校对

慶遠府公署考      廣西通志

本府

慶遠府治 在舊城西北。明洪武二年,通判王毅建。成化元年,知府周一清重修,久毀。

皇清順治初年,署府事王嘉蔭署於「張宦故宅」,後知

府崔俊以府治「左鄭千戶無人」 ,藉其宅修理公署,今因之。

分司 在府署東,《久圮》。

清軍廳 在府堂左。今改為「縣丞衙。」

督糧廳 在府堂右,今燬。

理刑廳 在軍糧廳前,今圮。

教授署 在府學內,今燬。與訓導署俱借民房。「經歷廳 」 在理刑廳前,今圮。借署於舊南門「陳鄉紳故宅。」

課稅司 在縣學右,今毀。

司獄司 今廢

廣盈倉 在府東北,今毀。

遞軍所 在府治東,今毀。

陰陽學 ,在稅課司左,今燬。

醫學 在稅課司右,今燬。

僧綱司 在西竺寺

道紀司 在元妙觀

宜山縣治 在舊城西南,宋元祐五年建,明因之。後為寇毀,今借居於舊城南門民房。

縣丞 :今在德勝鎮,係舊《戎政行臺》改為之。典史 ,舊在縣左,今在縣右。

學署 在學宮,今圮藉,寓民草房。

副總府 舊無衙舍,今借署舊南門民宅。慶遠衛 在新城東北,久廢。

守備署 ,在新城內,今圮。藉署十字街。

大曹驛 「在大曹」 ,今圮。

思恩倉 在河池所,貯上五里及思恩縣糧,今圮。

廣盈倉 在府城東

巡檢 ,在德勝鎮西,今圮藉,寓民草房。

宜陽驛 在府新城東門外,今圮。順治十六年裁。

懷遠驛 在懷遠鎮。今奉裁。

外州縣

天河縣治 舊在城南,原係磚牆瓦屋。自明崇禎四年野火飛焚,至順治十五年開闢,仍建於西北角舊治基,蓋造草屋數間,今猶仍其制。典史署 亦係草屋,在縣署之西。

儒學訓導 ,向無衙署。康熙二十一年冬,蓋造草房數間,在學宮側。

城守衙署 「亦係草房」 ,在縣治東。

河池州治 在西偏之北,後枕山麓,僅大門二門。大堂為瓦,知州王玉麟扁曰「惠風堂。」 《疏》州前二池,種蓮滿沼,其餘宅舍二十餘間,俱草屋也。州同署 在三旺,俱草屋。

吏目衙 在城隍廟南、路東,俱草屋。

參府 ,在西門內正街。康熙七年,中軍守備謝文英易草為瓦。

守府 在東門內路北

學署 在學內今圮

陰陽學 、醫學 俱毀。

荔波縣治 ,本邑公署建之峨嶺,坐東向西,惟頭門則南向也。頭門一間,二門無大堂一間,左右編篁,則為常平倉。後堂一間,私署三間。堂左一間為土地祠。堂右一間名曰「禁所。」 後旁廚室一間,書室一間,地無瓦墁,皆草楹葑壁,聊蔽風雨。周圍土牆,分為表裏。自偽逆擾害以來,大堂茅蓬,俱為頹圮,私署亦盡破壞。其兩傍之常平倉以及監禁土地祠各處,悉為荒煙蔓草之地。康熙二十年,知縣劉棻在任,舉目蕭蕭,棲止難安。於是度材量工,捐貲募匠,起造大堂稍成,縣署豎建頭門,上設鼓樓。又復原築土倉,豎造監房,仍設土地祠於左。雖不得陶瓦蓋覆,較之前此稍壯觀瞻也。

典史公署 ,原有草屋二間,周圍竹籬,亦皆圮廢。今已修葺。

防守營署 :原有前後六間。菲椽葦壁,亦皆圮廢。今已修葺。

儒學署 廢,今在《黌宮》內。

思恩縣治 歷來向南,自知縣林應龍識地理,謂「宜向西」 ,明萬曆二十七年改之。此後未數十年,兵火相繼,堂宇俱廢。崇禎十七年後,官居村落,至

皇清順治十五年,建署「歐家山」,舊址,復向南構草屋。

五六間康熙二十三年,知縣翁世庸捐修圍牆六十丈。頭門建木柵,蓋瓦儀門三間,左土地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