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2 (1700-1725).djvu/109

此页尚未校对

帶領土目,盤踞武緣、永寧,一圖高麗巖峒。峒長亙數十餘里,時出攻劫,破宣化、上林二縣,蹂躪莫制。至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本府知府高向極、武緣縣署印知縣史可程,具詳督撫,調撥左右兩江官兵圍勦。至十八年四月內,擒常斬之,餘寇悉平。

思恩府部藝文一

《處置八寨斷藤峽以圖永安疏》

明王守仁

「一、改築思恩府城於荒田。」臣等看得思恩舊治,原在 寨城山內,尚歷高山數十餘里。其後岑濬始移出喬 利,就巖險壘石為城而居,四面皆塹山絕壁,府治亦 在犖确之上,芒利𥓂砑之石,衝射牴觸,如處戈矛劍 戟之中。自岑濬被誅,繼是二十餘年,反者數起,曾不 能有一歲之安,人皆以為風氣所使。雖未可盡信,然 頑石之上不生嘉禾;而陰崖之下必有狐鼠。要亦理 之所必然者。況其地生瘴霧,薄午始開,中土之人來 居,輒生疾疫。自春初思恩歸附之後,臣等即已經料 理其事,竟未能有相應之地。近因督勦八寨,復親往 相度,乃於未至喬利六十里外地名「荒田」者,其地四 野寬衍,皆膏腴之田,而後山起伏蜿「蜒,敷為平原,環 抱涵蓄。兩水夾繞後山而出,合流於前,屈曲數十里, 入武緣江水達南寧,四面山勢重疊盤旋,皆軒豁秀 麗,真可以建立府治。臣因信宿其地,為之景定方向, 創設規則。諸彝來集,莫不踴躍歡欣,爭先趨事赴工。」 遂令署府事同知桂鏊令各役擇日興工。蓋思恩舊 治在萬山之中,水道「不通,故各彝所需魚鹽諸貨,類 皆遠出,展轉鬻買,往返旬月,十不致一,常多匱絕。舊 府既地險氣惡,又無所資食,故各蠻終歲不一至府 治,情益疏離,易生嫌隙。今府治既通江水商貨自集, 諸蠻所須,皆仰給於府。朝夕絡繹,自然日加親附,歸 向。而武緣都里舊常割屬思恩者,其始多因路險地 隔,不」供糧差,今荒田舊係武緣止戈一圖、二圖之地, 四望平野,坦然大道,朝夕往返,無復阻隔,則該府自 可因城頭巡檢之制,循土俗以順各蠻之情。又可開 圖立里,用漢法以治武緣之眾,漢土交和,公私兩便, 則改築思恩於荒田者,是亦保治安民,勢不容已之 事也。

「一、改鳳化縣治於三里。」臣等勘得思恩舊有鳳化一 縣,然無城郭、縣治廨宇。選來知縣等官,多借居民村, 或寄其家眷於賓州諸處,而遷徙無常,如流寓者。然 上司憐其無所依泊,則委之管理別印,或以公務差 遣往來於外,以苟延歲月。故鳳化之在思恩,徒寄虛 名,而實無縣治。臣近督勦八寨,看得上林縣地名「三 里」,乃在八寨之間,其地平廣博衍,東西數里。外石山 周圍如城,自後極高,石山之間,獨抽土山一脈,起頓 昂伏,分為兩股,環抱而前,遂有兩水夾流。土山之外, 當心交合。山水之口,石山十餘里,錯互回盤,轉折二 三十里。極外石山合為城門從此出,是為外隘。其間 多良田茂林,村落相望。前此居民十「餘家皆極饒冨, 後為寨賊所驅殺占據,遂各四散逃亡,不敢歸視其 土者二十餘年。今各賊既滅,遂空其地不及。今創設 縣治以據其險,或有漏殄之賊潛回其間,日漸生息 結聚,後阻石門之險,前守外隘之塞,不過數年,又將 漸為地方之梗矣。故臣以宜割上林無虞鄉三里之 地屬之思恩,而移鳳化縣治於其內,量築立城垣廨 宇,選委才能之官興督其役。」遠近聞之,不過三四月, 而逃亡之民將盡來歸,各修其田業,供其糧差,蔚然 遂可以成一方之保障。且其南通南丹新衛五六十 里。南丹在石門之內,鳳化在石門之外,內外聲勢連 合,而石門之險亡。西至思恩一百餘里,取道路於那 學,沿途荒塞日久,因此兩地之人往來絡繹,而道路 益通。又上林舊在大鳴山,與八寨各賊之間,勢極孤 懸,今得鳳化為之脣齒,氣勢日盛。雖割三里之地以 與鳳化,而綠茅、綠篠等村寨舊所亡失土田皆將以 次歸復,則亦失之於東而收於西矣。及照思恩雖以 設立流官知府,然其所屬皆土司巡檢,而舊屬鳳化 一縣,亦皆徒寄虛名,實未嘗有。今割《武緣》《止戈》、一圖、 二圖之地,改築思恩府城,而又割上林、上下、無虞三 里之地,改設鳳化縣治,固與思恩亦稍有資輔。但自 鳳化三里至於思恩一百五十六里,中間尚隔上林 一縣,而通以屬之思恩,似於事勢為便,而於體統尤 宜。何者?柳州一府所屬二州十縣,賓州蓋柳州所屬 者,且有上林、遷江兩縣,今思恩既設流官知府,固亦 一府之尊,而反不若柳州所屬之一州,其於體統亦 有所未稱矣。況賓州自有一十五里,而又有遷江一 縣,雖割上林以與思恩,其地猶倍於思恩,未為遽損 也。上林之屬思恩,均之為一屬邑,亦未有所加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