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1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為先》:「民務農而簡訟,士知禮而崇文。」

靈川縣

按《縣志》:「人賦性樸實而淺謀,治生易足而少聚,冨無千金,貧無乞丐,不健訟,不苟偷,重廉恥,鄙輕薄,惟事耕漁,不樂工商,士知教化,女不蠶桑,祭重淫祀,病不求醫。大抵皆楚俗也。」

陽朔縣

「民樸而不知法,士文而鮮好古。」 考其素業,非漁則獵,非農則樵。穀蔬絺布,衣食常足。俗信巫鬼,人崇淫祀,病不服藥,女鮮纏扎。士宦喪尚歌樂,庶民喪尚齋醮。獞多民少,徵輸掣肘,未云易治。《永寧州》。

按《州志》:「城郭軍民雜處,漢土殊音。好纖嗇而少浮夸,安本業而無積聚。士不知教化,女不識蠶桑,疾病多信鬼巫,民用悉資異境。」 然壤接桂林,禮度好尚,多與相類。

永福縣

農務力穡,不為商賈。家無屯積,不憂饑寒。吉凶之禮,惟尚節儉。

義寧縣

民性質樸,多務耕種,不喜工商,而好稱貸,故民多貧窶。其士夫則篤行誼、恥浮薄,而忠信足尚焉。村落之民,惡醫藥而信鬼神淫祀之術。婚姻喪葬,稱家有無。貧則傭工,不為乞丐,不作狗偷。一遇豐年,即抬「廣福」 神像於鄉落廟中奠祭,既遍,乃旋本廟。每子午卯酉墟日貿易畢,雖甚貧窶,必買酒飲,是日多醉人。

全州

郡當湖南盡處,接軫廣右,風俗淳樸,獄訟稀簡,無大豪姓。田野沃潤,以耕漁為業。王禹偁云:「民訟甚𥳑,兵賦甚鮮。」 李之儀《全州記》云:「清湘間,山深水潤,生理不漁則樵。」

灌陽縣

按《縣志》,宋熊詢《儒學記》云:「齠齡之童,皆善誦書,負販者莫不能筆其字。故民閒而性淳,事簡而訟少,盜賊希有,囹圄常空。」

郡屬通俗,元日設香燭,盛服拜天地君親及尊長鄉黨交賀,三五日而止。迎春日,惟郡城競看土牛,啖春餅,外鄉則否。元夜自初十至十六,各門懸一燈,嬉遊以為樂。清明祭墓,新葬者老少聚哭,遠年則否。五月一日為龍舟競渡之戲。午日折艾插戶,飲菖蒲酒,以角黍相餉。婦人製五色香袋以佩。八月中秋為賞月之會。九月重陽,攜酒登高。鄉落或椎牛釃酒,聚眾賽會,或有迎神者。十月製紙衣往墓前焚奠,謂之「送寒衣。」 除夕,掃庭戶,祀神祗,家人畢集燕飲,別具殽飯,以達明旦,謂之「送舊迎新」 云。惟全州二月八日為無量壽佛,得道之日,各具香燭往湘山參拜,謂之「松花會。」 臘月八日為萬壽佛誕辰,亦如之。

桂林府祠廟考        府志

本府。臨桂縣附郭。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東南,武勝門外,馬王閣西。

社稷壇 按《通志》:「明洪武間立。」

郡厲壇 在府城北

旗纛廟 、「諸衛所俱建」

城隍廟 在府東隅。宋淳熙間,敕賜「嘉祐」 額。明弘治中重修。

唐帝廟 在城東堯山下。按開元二年,衡嶽道士軒轅彌明有「祖龍開國盡遐荒,廟建唐堯鎮此邦」 之句,則知秦世已置祠矣。宋淳熙二年,經略使張栻重修,又撰《謁廟記》:「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層丘。木偃蹇兮枝相樛,皇胡為兮於此留。藹冠佩兮充庭,潔芳馨兮再陳。純衣兮在御,東風吹兮物為春。皇之仁兮其天,四時序兮何言。出門兮四顧,渺宇宙兮茫然。」 宋石仲元詩:「僊馭何年適此遊,山中風景妙難儔。幾重雲霧藏宮殿,萬里煙霞照冕旒比屋有民蒙惠化,土階無草不驚秋要知皇澤無窮處,請看前溪碧水流。」 按《通志》:宋淳熙二年,經略使張栻重修立《廟田碑記》:有田三百五十八畝,坐落靈川縣白石潭,高建莊後,廟壞田荒。元皇慶間,憲副余璉修廟,清復田租。至明時,田復散沒。

《皇清》無從攷核,編入「靈川縣春秋致祭」

虞帝廟 在虞山下。宋經略使張栻,元中書省平章也兒吉尼,明正統間參政朱純皆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