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東縣東安城、麒麟石。州以西縣西寧城、大峒,縣營二

所,南鄉、冨霖、封門、函口二縣四所,雄分六城,兵跨羅 旁,萬山千里,納寸眸而拳一掌,保治萬年麒麟石。故 稱「風氣攸聚。」東安縣城成,城週三百八十四丈,高連 雉堞二丈。城門三,城上樓櫓四,城角樓四,守望之鋪 二十四,兵馬司六,修修遒遒,翼翼濯濯。爰立縣堂,正 堂、儀門、大門、後堂、川堂各一。左右廂房四,東西卷房 十,贊政廳、耳房、庫戒、石銘各一,監房、土地祠、申明、旌 善亭、照牆各一。縣令之衙,前後廳門「樓,後樓各一,左 右廂房六。丞、薄尉之衙,前後廳門樓各一,廂房各四。 爰立儒學,為先師廟,為兩廡,為戟門,為泮池,為櫺星 門,為明倫堂,為啟聖祠,為敬一亭,為名宦鄉賢祠,為 廨宇號舍,倉庫庖湢,繚之垣牆,引之道術。爰奠四民, 井居四隅,屋千百餘所。四方子來,林林濟濟殷殷,爰 備典制。」分司城隍、社學、社倉、教場、山川、社稷、厲壇、神 人,克協經始,於丁丑閏八月訖工,戊寅正月咸告成。 鳩工釐材,原議一萬二千餘緡,寔費五千五百三十 餘緡。縮溢申乏,省原議十之七。咸有經紀,厥知縣蕭 君為之,若州守胡君相則為之。考成鼎新瘁力,以茲 縣所各亟奏其功云。蓋嘗聞之,「奮武之略,義勝則強; 域民」之謀,仁勝則昌,非此道也。雖因河踐華,亡所用 之。嶺西羅旁,在昔唐宋,猺狼盤據,殺掠數百餘年。督 臣疏勦,帝令天討必誅,一鼓殲彝,斬俘四萬三千,功 與邊防等。宣捷告廟,威震南北殊俗,是謂「義勝。」疆理 城郭,創開太平,層巒幽昧,日煥光明。殘孽逋聚,因而 撫之,獲知有生之樂。材官精卒,陳厥利兵,「分蒞諸司 綱領,馭以憲臣。訓恩聳威,禽息殘毒,是謂仁勝」語。若 善後機宜,詳《督撫巡臺疏》中。疏凡六七上,節重擇士 而守,擇民而遷參伍,宋臣范公文正城大順之遺,當 其時,皇帝廷頒敕諭,節下司馬五申,詔旨諄諄,機宜 詳審定畫,毋貽後患,以終前功。如果不可訓化,具奏 征勦。於乎!聖神明燭,萬里「蕩蕩巍巍,帝王仁義之謨, 文武長久之道也。天地應而品物章,君臣應而功業 成,光啟帝圖,於斯為盛。」夫王仁無外通其變,始可經 治於不窮。近代羅旁、王文成分區刊木,未竟其策;韓 襄毅則痛單招主,繼踵其奸。王以叢林絕徼,奇險容 惡;韓以顛倒是非,徂詐凌削。因之兇頑峙險,賈怨寇 攘,數百年來無已時也。鑒昔御今,是誠有待。今此遺 孽,檄授土田,立之總目,通互市,嚴接濟,廣衢路,時甸 宣,尚簡易,略文法,勵廉信,崇德威,而又書才賞勞,幾 先代謀,霆衝電激,指的而中,庶其可哉!漢建武中,馬 伏波征武溪蠻,為置吏司,群蠻遂平。國朝洪武,張太 宰戢寧《滇南,記》表來哲。今文物之國,數十並齒。中州。 通變宣民,坐收宏略,此其故可知已。城碑垂鴻,《春秋》 書城之義,蓋重民也。東安經費程度,成茲鉅美。初知 縣蕭君令龍門,檄紀功羅旁廉正才俊,移治茲新邑。 故能研諸皇皇之慮,發斯赫赫之光;運諸翼翼之思, 襄斯明明之績。其斯保障民萌者哉!是役也,欽承帝 命,維夏防民。前督府司徒殷公「正茂、今督府部院劉 公堯誨、前巡臺詹公貞吉、龔公懋賢、今梅公淳、前監 軍按察使趙公可懷、今副使劉公世賞、前參政蔡公 汝賢、今參政徐公時可、張公明正、前兵備參議徐公 汝陽、今兵備僉事侯公應爵,得併書之。」知縣蕭君元 岡,泰和人,丁卯貢士。

《瀧水縣新城碑記》
尹鳳岐

「肇慶之屬邑。瀧水去郡西南隅三百餘里,東接信宜, 西連岑溪,山深而險,地僻而陋,雖縣市中居民甚少, 窮鄉遠村,猺獞錯雜以居,而長山大谷之中,悉為其 窠穴,自古為民患。夫猺本百粵醜類,無恆心,無恆產, 滅絕禮義,棄遺國法,一旦竊發,民輒受害。守土之官, 雖有智力,亦莫能勝其倉卒之變。」瀧水坐是素號難 治。正統戊辰,猺賊趙音旺鼓集群猺,倡為禍亂,鄉村 騷動,其勢日以滋蔓。有司弗克治,乃具事以聞。朝廷 不忍加兵,恐辜及良善,爰敕廣東藩閫之臣,加意撫 諭,冀其悛改。賊乃背德,負固恃險,或出或潛,連歲不 順。由是信宜、岑溪諸山叛猺,亦皆相應,而禍延及兩 廣數邑,而瀧水之民肝腦塗地者過半,官府學宮、倉 庫民舍,盡為賊所焚蕩,亦慘已哉!迨景泰四年,賊愈 猖獗,皇上念赤子之遭荼毒,命將出師,以聲罪致討。 復選在廷良股肱之素負德望者,付之總督軍務。而 今右都御史馬公,實當兩廣。馬公祇承明命,秉鉞就 道,既檄兩廣總兵官各統精兵,分道據要,剋日並進。 公親率銳卒,不避險阻,窮探深入,直抵其巢穴。當時 捕敵者敢前,攻寨者爭先。未幾,首賊就擒,部落兇渠, 斬戮殆盡。已而諸山皆平,班師駐瀧水。公撫摩其瘡 痍之民,而尉勞甚至。因而嘆曰:「瀧水之險僻如是,匪 兵守賊何懼?匪城池民何恃?」馳奏既符所請,遂相其 原隰而城焉。又立千戶所以鎮之,擇文武之兼資者 以董其役。得廣東都指揮徐寧、肇慶府同知饒秉鑑 三君,相與協心戮力,圖稱「委任,夫匠出於軍民而不 知勞,木石採於山林而不知費,始於景泰五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