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70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平驛傳贍夫夫馬銀二錢五分一釐五毫五絲四忽,共銀一千零二十九兩二錢九分六釐八毫。又鹽外銀九釐四毫八絲二忽,共銀三十八兩四錢二分一釐一毫。

明崇禎十年內,詳允隨糧派丁,除官學米不派外,以通縣舊額并新墾民道夏米均派,每米二石二斗九升七合九勺。派丁一丁,除補足原額外,尚新增丁一百八十四丁七分四釐。每丁例派徭差、民壯,均平驛傳贍夫、夫馬銀二錢五分一釐五毫五絲四忽,共銀四十六兩四錢七分二釐一毫。又派鹽鈔銀九釐四毫八絲二忽,該銀一兩七錢五分一釐七毫。

婦女三千八百八十四口,派鹽鈔銀減半徵收,該一千九百四十二口,每口派鹽鈔銀九釐四毫八絲二忽,共銀一十八兩四錢一分四釐。續增婦女一百一十六口,例派鹽鈔減半徵收,該五十八口每口派鹽鈔銀九釐四毫八絲二忽,該銀五錢四分九釐九毫。

東安縣

戶二千八百六十人《丁田丁》三千九百四十九丁六分四釐六毫。內:

割附人丁。德慶州一百三十六丁,高要縣人丁五百四十三丁,新興縣四百二十六丁。內有優免、本身全免割附人丁,德慶州七丁,高要縣四十一丁,新興縣二十丁,例俱不派徭差民壯,均平鹽課銀實全編割附人丁。德慶州一百二十九丁,高要縣五百零二丁,新興縣四百零六丁,共一千零三十七丁。每丁照例派徵徭差、民壯均平鹽課銀三錢三分七釐九毫九絲三忽,共銀三百五十兩零四錢九分八釐七毫。

恢復陞科田丁,二千八百四十四丁六分四釐六毫。內有本身全免一百四十五丁一分六釐五毫,例不派徭差、民壯、均平鹽課銀,實全編二千六百九十九丁四分八釐一毫。每丁照例派征徭差、民壯、均平鹽課銀:三錢三分七釐九毫九絲三忽,共銀九百一十二兩四錢零五釐七毫。

《狼丁》一百二丁,照例優免,不編差役。

西寧縣

人戶二千零六戶,男婦丁口并稅丁、田丁共七千六百九十四,丁口二分五釐一毫。內:

割附德慶州男、婦三千五百四十一丁口割附稅丁,以學、民、僧、道稅每五十畝派丁,一丁共一千二百四十一丁八分七釐三毫。

又另一項陞科清墾并新增清墾陞科田丁三百三十六丁七分六釐零五絲。

羅定州田賦考一    州縣志合載

州總

一、官學民道夏稅田地、山共二千九百七十頃零三畝三分九釐七毫,起科各有《則例》,另列在後:

田二千九百四十六頃七十一畝九分五釐二毫。內田有七則,

一則官田六頃八十九畝零五釐七毫,每畝科官正耗米二斗五升六合八勺,積三畝八分九釐四毫為糧一石,共米一百七十六石九斗四升九合八勺。

一則學田一頃八十一畝一分六釐九毫,每畝科官學正耗米二斗五升六合八勺。積三畝八分九釐四毫為糧一石,共米四十六石五斗二升四合二勺。

一則民田六十七畝一分四釐三毫,每畝科民正耗米五升三合五勺,積一十八畝六分九釐一毫,為糧一石,共米三石五斗九升二合二勺。二則民田二千九百二十二頃一十一畝八分三釐八毫,每畝科民正耗米三斗二合一勺,積三十一畝一分五釐二毫,為糧一石,共米九千三百八十石。

三則民田三十二畝三分七釐七毫,每畝科民正耗米三升一合七勺九抄八撮,積三十一畝四分四釐八毫為糧一石,共一石零二升九合六勺。

《輕齎》民田一十二頃三十六畝一分六釐六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