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7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李侯祠 在東山寺左,即桂香書院。明崇禎二年,邑人為邑令李右讜建,今廢。

烈女祠 在朗星坊。明天啟元年敕建,馬恭姐之祠也,有傳。

「貞女祠 」 在德行坊。杜庚姐之祠也,即其舊居。

皇清康熙十三年,改建。

高明縣

「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北門外。

社稷壇 在城外東南一里。

邑厲壇 在北門外一里。

城隍廟 在西門內

旗纛神 ,每歲秋霜降日,縣長官同首領官列旗纛於教場,致祭,禮儀如制。

關帝廟 :在東門內。每歲春秋武官祭。

觀音廟 在大南村

天妃廟 在城東一里。明嘉靖十九年,知縣徐純建。

真武廟 七在東郊外,一座清泰,一座第村,一座大南村,一座青塘,一座良村,一座幕岡,一座北帝廟 在高田風門凹山。

金花廟 在郊東

「石廟 」 在茶田村。田中聳出一石,有一仙掌印於石上,澗水四面旋繞,茂林森鬱。

高鎮廟 在高村

鳳池廟 在布社村

鎮城廟 在城村

護塘廟 在白洞村

水仙廟 在部洲村

祖廟 在鐵岡村

鎮龍廟 在鐵岡村

聖堂廟 在泥滘村

迴龍廟 在鐵岡村

金城廟 在蛇塘村

龔海廟 在龔村

飛來廟 在羅格村

八角廟 在范州村

獨岡廟 在芙蓼村

延慶廟 在良村

《關帝廟 》二一在倫埇村,明萬曆戊午年建。一在良村。

龍母廟 二倫埇村一座。三洲墟下馬頭岡一座。

洪聖廟 ,仙村四座,鐵岡一座,泥滘一座,孔堂四座,蘇村一座,「清泰」 一座,「黃泥塘一座,第村一座,岑水」 三座,山坪一座,陳村一座,羅塘一座,宋坑一座,各村皆一座。

象珠廟 在阮埇鄉。元至正十七年,鄉人巡尉區源清等建。在村邊隔水墩。後學道魏校毀拆,遷建於村西圩堤上。

靈龜廟 在清溪都龜峰山之下。

天妃廟 :《扶麗》一座,《幕岡》一座。

遊羅廟 在羅俊都

「康公廟 」 ,在蘇村內,二座。

石龍廟 在羅俊都

文昌祠 :在東門外,每歲春秋生員祭。

義士祠 在縣治東,祀義士楊楚。楚原入「府鄉賢。」 明嘉靖二年,郡守曾直、奉學道魏校、令伊孫捧回立祠,被颶風毀。三十八年,知縣徐純修復。今無。

忠義祠 :在小峒都。鄉民建,祀慶遠同知葉禎。扁曰《忠義大夫祠》。今圯。

永賴祠 在阮埇都石洲上。祀兩廣軍門周嘉謨、巡按御史田生金,并祀軍門許弘綱、御史王命璿。

報德祠 在清溪都龜峰山下。祀軍門許弘綱、周嘉謨、巡按田生金、王命璿「四賢。」 以其發帑銀數百兩修築圩堤,為有大功。

陳大夫祠 :在儒學之左。士民為陳振陽建,今圮。

熊公生祠 在延壽寺之左。明萬曆三十八年,士民為知縣熊德揚建,今圮。

嶺海具瞻祠 。明郡太守陞嶺西道陳濂,清介為民。萬曆三十一年,上差太監李鳳採珠,到處殘害。有奸勾引指邑大戶盜珠,差官到縣捉解,士民聯控於道,即申文監察御史李時華,立拏差官,其禍乃已。通邑受恩,建祠祝祀。至崇禎十四年,為有勢力者改陳公祠為「三清觀」 ,安其主於座右。

輔仁文昌祠 :在清溪都內。康熙七年,邑人通判何三復等建。

廣利祠 在良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