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95

此页尚未校对

三老尤敬之。凡事神者,常遊憩其家,甚有問神借貸 者。昔同年蕭御史長源」為予言,今親見之矣。

澄海王《天性》云:「蛺形似花間蛺而小如蠅,春夏之交 有之,群飛從海來,宿苗上,不食苗。其所生蟲,數日能 動食苗節,苗雖吐華,不結實。若榖雨前插秧,便罹其 害。」蔡邕云:「蝗是魚子所化。」余謂蛺亦是魚子化者,但 與蝗各別,故不以蝗書,從俗書之曰蛺。

《澄海志》云:「其氣候,生物早,氣常宣洩;肅物遲,氣少斂 藏。生物早,如正月桃華,二月螻蟈、蚯蚓出,王瓜生,苦 菜秀之類,然生而不力,氣常宣泄也。肅物遲,如十月 禾乃登,水始涸,蟄蟲坏戶,草木黃落之類,然肅而不 嚴,氣不收斂也。三冬不見冰雪,夏陰即復寒涼。大抵 其熱以炎蒸,其寒以風雨,天以陽施,地以濕感,是謂」 炎蒸,其常也。故曰:「四時皆似夏。」風噓雨噏,雖夏亦寒, 其暫也。故曰:「一雨便成冬。」此亦可以概潮郡之氣候 矣。

潮陽林大春云:「邑之西北山中有曰輋戶者,男女皆 椎髻箕踞,跣足而行,依山而處。出常挾弩矢,以射獵 為生。矢塗毒藥中,猛獸無不立斃者。舊常設官治之, 名曰輋官,或調其弩手以擊賊亦至。然其俗易遷徙, 畏疾病,刀耕火種,不供賦也。其西南江上有曰蜑戶 者,岸無室廬,耕鑿不事,男婦皆以舟楫為居,捕魚為」 業。舊時生齒頗眾,課隸河泊。近或苦於誅求,逼於盜 賊,輒稍稍散去,或有棄舟楫入民間為傭保者矣。 陳五虎,海陽人。予童時,聞大牙村北首瀕河,每岸崩, 輒有金銀并器皿出,為人所拾,多者至千餘兩,迄隆 慶初猶然。又聞父老言:「今大牙陳姓,乃五虎子孫,地 下金銀器皿,五虎所埋。」夫海濱窮荒,罕有千金之家。 若非五虎縱暴劫掠,安得金銀器皿如此之富?縱有 此富,時當擾亂;若非五虎之強,安能保守?大牙乃出 入山海,所經由,想必常此駐劄,或結巢於此,故有金 銀厚積,子孫遺種,故老相傳,不為無據。

潮州府部外編

《潮中雜記》:「綏安縣北有連山,漢越王建德伐木為船, 其大重千斤,以童男女三千舉之,既而人船俱墜於 潭,時聞有唱喚督進之聲。」

《墨客揮犀》:「龍潭寺在饒平宣化都,相傳有鐘飛入潭 中,土人沒水取之,見鐘上有物,蠕蠕欲動,其人驚而 出,無敢復入者。」

唐李贊皇謫潮,攜二玉象至鱷溪,化入潭中,時作光 怪。潭即郡之西湖。

金山上有交趾道士,年近百歲,渡海船壞,結庵於此。 養一雞,大如倒掛子,置枕中啼即睡覺。又一猢猻,小 如蝦蟆,以線繫案間,道士飯已,即登几食其餘。又有 龜,狀如錢,置金盒中,時出戲衣褶。常題一詩云:「流動 乾坤影,花沾雨露香。白雲飛碧漢,元鳥過滄浪。月照 柴扉靜,蛙鳴鼓角忙。龜魚呈瑞氣,無物汙禪房。」僧惠 洪見之,戲曰:「公小國中引道師也。」後莫知所之。 有黃叟者,採茶於仙花嶂,見二人對奕,拱立其傍。奕 者曰:「若知山有虎乎?」因遺以卷石,忽失奕者。已而叟 得石,果有虎。叟擲石,虎遁去。拾石歸,則已三年矣。投 石於湖,湖即涸。仍諦視石,乃白金也。叟自此絕粒,不 知所終。

大峰和尚造和平橋,嘗牒文於城隍及水府,潮水為 之不至者,凡七日云。又大峰始至自閩,募緣創此,輒 將施錢以歸,人多訝之。一日復來,則木石糧糗已畢 備矣。

宋貺,字益謙,當塗人。少居村野,門外有湍溪,嘗散步 溪畔,遇野僧相語,不通名字。問其所來,曰:「結庵梅州 有年矣。」俄舉目注視曰:「君他日遭逢貴人,富貴功名, 可談笑拾取,雖中年受災厄,終不為禍。」因留款語,移 時告別曰:「到梅州幸相訪,老僧可當陰助也。」紹興甲 子以後,果為丞相秦檜委用,七八年間,至戶部侍郎 兼吏部尚書,樞密都承旨,知臨安府,累階正奉大夫。 旋坐小失意,謪居新安。甫再歲,起家鎮江。金陵秦亡, 言者論擊,貶團練副使,安置梅州。追憶僧言,到即訪 之,彼人云「未嘗有。」或曰:「此邦崇祀定光佛,庵在城外, 有籤告人極靈感。」欣然往謁,再拜瞻貌,像乃一化僧 真身,與昔溪上所睹無少異。自是日往焚香致敬。既 而因母老故,因許自便作木像,僧真輿以歸。到新安, 於宅傍建庵,名曰「慈報。」晝設蓮座,夜置禪床。寒暑更 衣,嚴奉絕謹。每吉凶憂疑,隨禱輒應。竟盡復故官職, 轉敷文直學士。壽逾八十,贈開府儀同三司。

揭陽霖田巫師張法星,有道術,為人祈禳,恆以葦蓆 作舟,載米粟歸。一日,為三山國王召風覆之,法星怒, 歸語其妻曰:「吾當力與國王鬥,汝勿舉哀,吾七日後 復歸也。」言訖而逝。數日後,忽見一女子,以米幾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