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73

此页尚未校对

州學故址 一在大市,一在東城外,一在縣北一里天慶觀側,一在貢院之故址。

太平巡檢司故址 在石坑都梅塘,今為荒地。《際留》倉故址 ,初在縣東北,後改為吏宅,次移城隍廟,後又改為預備倉,今為射圃,廢。

稅務故址 ,在城西舊朝天坊,元至正年建,今廢為民居。

程江驛故址 在城西舊朝天坊,因展城廢為城基。

遞運所故址 在城外西南上市,明洪武十年建,今址存。

梅溪務故址 在縣東溪南都,今為荒地。東牛驛故址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元大曆年創,至元年燬於寇。今為惠州興寧縣屬地。社稷山川壇故址 在西城外大覺寺南,今廢。程旼故居 在縣西北一百九十五里義化都相公坪 在縣西北七十里,形勢平坦,周圍四里許。昔唐丞相張九齡微時,過憩於此,耽山水之趣,盤桓數日,不忍舍去,後人因名其地為「相公坪。」

鐵庵 在舊州治內。宋淳祐中,州守楊應己建,今廢。

七賢堂 在縣南百花洲尾。宋開禧元年,知州劉煥創,後兵燬。

鄉約亭 在縣東一里。正統間,知縣文琳建,今廢為荒地。

彭田鋪故址 在萬安都。宋楊萬里有詩。

《饒平縣志》

大夫營 在陳衙鋪。明成化中,知府劉湛捕寇林鳥鐵,置營於此,遂以為名。

馬御史故宅 ,在南澳。雲蓋寺址、石壁、石池俱存。御史名不可考矣。

指揮司 ,在隆澳後宅。相傳,此地原有指揮建此司,宅基址柱礎尚存。

雞心磯 ,在下岱《陳旗》一石卓立海中,約二丈餘,潮長則轟然有聲,又謂之「鼓石。」

望耕臺 在縣治後琴峰。舊令張公濬建。「愛日亭 」 在學堂之東。教諭王魯扁其亭以迎養其母。今廢。

《惠來縣志》

《望海剛峰 》在大坭都。背山面海,明處士吳魯庵讀書處。

《華古小隱 》在黃岡山之南。元處士陳文瑤讀書處。

東客營 在縣西五里。明弘治六年,流賊童阿王據此劫掠,分守道行,委驛丞劉伋築堡以守之。正德十四年,賊首曾鈀頭復據此為營。今遺址猶存。

飛來鐘 在普陀巖,今鐘猶存,禱雨輒應。舊北山驛 在縣西十五里,庵前。

舊武寧驛 在縣東六十里,靖海所北門外。

《大埔縣志》

近江亭 :在神泉之南,為迎送之所。知縣方琦創建,曾廣翰重修,圮於《洪水》。

毓春亭 在天印山之北。背枕雲谷,面瞰大江。亭之前有方臺,可以眺望;右畔有六甲行庖,可以具羞;埔民擬之「醉翁亭」 焉。知縣吳思立建,今圮。

聚星亭 在飛雲谷之巔,毓春亭之背。知縣吳思立建,今圮。

《天印山碑》亭 在山之賓暘塢,亭為藏碑而作,知縣吳思立建,後改為鄒公廟。

攬轡亭 在三河驛之前。編修王思創建,知縣吳思立重修,圮於洪水。

龍泉亭 在田心村龍泉庵之右,又名「駐節亭」 ,今圮。

廢「申明亭 」 在三河巡司之右。今為民鋪舍。

《澄海縣志》

水寨 在城北三十里。宋乾道三年建,今廢。小江巡檢司寨 在蘇灣都。宋時立,今廢。濟川亭 在蘇灣都。宋知州趙師建,今廢。「來賢驛」 在蘇灣都趙師建,今廢。小江驛 在蘇灣都。宋知州曾噩建,今廢。薗頭稅課局 在南桂都,元置,今廢。出米石 在冠隴寨吳氏屋後,出地面二尺許。先時蓋小屋於石上,雞犬不敢至其處。置甕甓貯米於中,取之不竭。後因琢平其石,地吼如雷,爰索倉米壓之,乃止,而米不復出。

水寨城 在蘇灣白塔寺。明洪武三年,指揮俞良輔創,今廢。

古鹽場管勾司 在蘇灣小江,元時建,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