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樞密扈蹕海上,夫人率步兵沿海援之。至百丈埔,遇元兵,與戰陣亡。土人義而祀焉。後督學魏校亦以淫祠毀之,過矣。按百丈埔,即浮山邑。《前志》書百丈埔事云:「張世傑嘗會許尖人之師於此」 ,訛「夫」 為「尖」 ,更可笑也。

鳶飛魚躍亭 元王翰建,明正統三年,知府王源修,在韓山書院前。戴希文《詩》云:「西郭雲連沙樹晚,前池風薦水花涼。」

南巖 即老君巖,在湖山南。一石屋上平,下可坐數十人。巔有「古瀛洞天」 四字。湖濱石上有「鴈塔」 二大字,明唐伯元構臺其下,曰釣魚臺。梅花莊在湖山北,多植梅花。旁一石書「谷口」 二字。又山後石上有「蒙泉」 二字,今字蹟猶存。

中離書院 在中離山,為薛侃講學之所。《鐘銘》云:「晨昏二十四敲鐘,聲徹前峰井後峰。試問巖巖諸學士,已聞曾與未聞同。」

伏虎石 在金山之麓。俞大猷刻石上云:「有漢將軍射此,伏虎不洞,貫之乃止,沒羽。」

《栖雲亭 》在黃岡石壁山,余散人建。松筠蒼翠,石洞含煙,群峰盤繞,滄海在目。

東山磚室 明萬曆元年六月,大港東山柵塌一磚室,縱可丈餘,橫六七尺,高可七八尺,前作二小門,闤上有字,曰:「興和二年八月甲寅。」 按史,興和乃東魏孝靜帝年號,其二年即梁武帝大同六年,是時潮屬南朝,不應用東魏年號也。《蓮華峰題名 》:太子中舍人致仕范陽盧侗元伯、通判州事魯國夏旼粹翁、從事南陽仇公著晦之,「夏五月壬寅,避暑西湖,艤舟蓮華峰之東,徜徉容與,極暮乃歸。時改元元豐之歲。」

《湖平石壁題名 》:「宋寶祐甲寅季夏中澣,郡守莆陽陳煒光仲,郡丞合沙黃蓍成甫領僚屬清源王道翁弘道、呂大圭圭叔、合沙姚震特東起,臨漳余繼祖善夫、合沙陳長孺元善、莆陽方敬子景行、永嘉趙必淄其道、合沙趙崇」貴,僕延平陳綱宏宏父柯山趙孟瑢君玉,「臨漳陳泰興時可,合沙黃安汝行可,四明眭汝能舜卿,曲江鄺雋時杰,臨安史必大君洪,三陽林朝瑞廷卿,臨漳謝士立可貴,合沙趙汝踴文叟葉洽德潤,莆陽趙孟慕君厚,泛舟同遊。」時清源陳起龍震叔,莆陽洪崙德芳、陳琰玉汝,合沙陳材景山捧檄預集,因題名記歲月於湖平之石壁。

王源除怪石 明宣德丁卯,源奉敕祛除民害。指揮李侯通、陸侯雄等僉曰:「城西山屹立二石,一大數十圍,高數丈,一僅半,世號二蟾蜍。」 地理家以白虎上,主嚚訟火災,先欲去者千夫,力不能勝。源曰:「昌黎驅鱷,吾能除此。」 臘月既朢,命檢校謹孚典史王禮、驛丞秦祖等、糧老彭剡等,率百人仆碎琢為廣濟橋,用其下坐一石盤,盤下一白物,眉目口鼻類人形。叩誰為之,作妖明矣。父老曰:「此旁近一石自露,上有『回風』」 字,民有「『惡俗去,美風回』之謠。今公除此石,不閱月火訟息,其與昌黎驅鱷魚無異。」 源謝而鑱諸石。是時正統元年七月七日,龍巖王源啟澤韋庵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