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7

此页尚未校对

名俗呼羅山

《蘇姑山 》在黃寨之中。

骼山 在藍田都上洋村。

雙山 在磐溪都。兩峰並峙,因名。

馬鞍山 :在縣治北二十里。

黃岐山 :在縣治正北一十里。

陳夫子岩 在黃岐山北,即竹岡岩是也。「松岡岩 」 在黃岐山西,即崇光岩是也。

紫降山 在縣治南二十里。官溪都鎮山也。竹岡山 在縣南二十里。上有石岩。宋陳希伋常讀書於此。俗名「陳夫子岩。」

仙橋山 在仙橋渡

筆架山 在官溪都浮嶼內。

大尖山 在官溪都,去縣治三十里。

大脊嶺 :在縣治東北四十里。

梅岡山 去縣治三十里。梅岡,都鎮山也。紅山 :去縣治十餘里。其土赤,故名。

桑浦山 :在城東一百里,突起海濱,跨海揭二縣之地,延亙數十里,屹然東南巨鎮也。

桃山 在桃山驛西。旁有小山類桃,故名。錢岡山 在地美都。

鄒堂山 :在城東五十里。

茭池山 :在《地美》都,城東一百二十里,三峰削天,中有深池數十畝。

郭處林山 在地美都

雞籠山 :在《地美》、鮀江之界。

潯洄山 在鮀江都,去城七十里,突起海中,接朝陽界,蜿蜒十餘里。

石城山 在鮀江都

玉窖溪 在縣前後有南北二泒:南溪發源魚梁灘,北溪發源瘦牛嶺,會於浦灣渡,南入於海。南溪 在縣南,發源海豐、長樂二縣分水亞流經三山,百折而東,過玉窖至浦灣渡會北溪入於海。

北溪 在縣北。發源程鄉、長樂分水界,流經貴人、飛泉諸山,東合石硿,循梁大羅諸水過玉窖,至浦灣渡,會南溪入於海。

深浦溪 在磐溪都。發源藍霖西山諸澗,至北寨入於北溪。

湖口溪 在霖田都,發源崎山。

浦口溪 在官溪都。發源田心山,至石頭山入於南溪。

梅岡溪 在縣北二十里。發源長布畬,會官溪口入於海。

古溪 在縣南一十五里。發源普寧界廣蔡山,會梅溪入於南溪。

楓溪 界桃山、梅岡二都之間。發源鳳城西湖山,至楓口入於北溪。

潭 在《霖田都》,深不可測,中有石修廣二丈餘,遇旱祈禱輒應。

雙溪口 去縣治三十餘里。南北兩溪會於此,中有石七堆,以扞賊舟。

湯坑 在藍田都,石碣嶺麓之坑也。

沙馬 在鮀江都牛田洋中。

牛田洋 在鮀浦之南。西受南北二溪之水,東南通漲海魚鹽之利。

鳴洋 在蓬州都

海 :在蓬州都,去縣治二百里。極天無際,東通閩、浙,南通廣、惠、瓊、崖及諸島。

飛泉 在縣西北五十二里。其山岧嶢,壁立數百仞,絕頂有泉湧出,半空而下。

程鄉縣

金山 ,在縣署後四十二武,高三十丈,周六十丈。

王壽山 :去邑治一百二十里,高八百九十丈,周二百五里,王岐修煉於此。

陰那山 ,在縣東八十里。高八百丈,周一百五十里,形如仙掌,唐僧了拳修煉於此。

城堞山 ,在縣南五十里。形如雉堞,故名。天馬山 ,在縣南六十里。高三百十丈,周七十一里。形如馬,故名。

馬鞍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

西山 ,在縣西十四里。周八里,山頂平坦,居民避亂於此。

雙髻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尖峭雙峙如丫,故名。

五峰山 與雙髻山左右並峙。

四姑山 在縣北三十里,高二百丈,周十里。萬緣山 在縣北八里,高百丈,周四里。

羊子佃山 :在縣北二百里。

九峰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