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慈惠堂 在大和都

地藏院 在塘湖,宋紹興二年建。

三山寶慶寺 在歸仁都。宋紹興間建。康熙丁未,僧行式募化重建後座。己未,其徒超法募化重建前座。

寶福院 在府城南二十里。宋紹興中,掘地得古銅器。鄉諺云:「地出寶,民獲福。」 因名。

松溪堂 在橫河。宋紹興二十七年建,今廢。東林寺 在秋溪,元時建,今廢。

潮陽縣

治平寺 在縣南二里,宋治平元年建。

靈山寺 在縣西四十里。唐貞元七年,僧大顛創建。宋祥符五年,僧覺然重建。

石塔寺 在臚岡村。宋祥符間,僧覺然創建。明崇禎間,舉人周士儼施地三畝,重興。

皇清康熙乙卯,提督嚴自明督師援潮,營於《寺西王》

峽山,時六月苦旱,人馬渴甚。有僧照林,年老高行,請之祈雨。不三日,暴雨如注,水深數尺,人馬賴之,餘地俱無。

弘恩寺 在峽山,邑人都御史周光鎬建。闢牛巖 ,一名「東巖」 ,在縣東三里。唐貞元間,僧大顛創建,下有卓錫泉。

觀音堂 :在「和平中社」 ,與關帝廟並邑人戶部林萃芳建。

洞仙巖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洞仙徑口,即古寶慶院址。明崇禎間,郡人御史林銘球重建。資福寺 在縣南五十里。

超真觀 在東山

崇真觀 在貴嶼

光華庵 在武寧

普恩院 在直浦

花果院 在坡尾

蓮花院 在竹山嶺

長生院 在麻田山中

福田院 在練江

羅漢院 在東山桐陰亭邊。

《莆田院 》在《竹風亭》陰。

荊山院 在縣南六十里。

龍歸院 在縣南一百里。

靈泉院 在招收

三禪院 在惠來都

赤山道院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皇慶院 在縣南平湖

勝恩院 在《洋烏》淳嶼村。

「留跡院 」在。「水蓮塘壇」觀音閣 故址在華亭橋上。

千佛塔堂 在新舊兩街之間。以上俱久廢。《揭陽縣》。

雙峰寺 在縣治東。舊在磐溪都雙山。宋紹興間,僧法山創,至石山禪師移此。明洪武間,併寧福、《花果》、豐化、寶福、雙山、資福、福成諸寺田地歸本,寺,號「叢林。」

寧福寺 在縣治西南

彌勒寺 在梅岡。明洪武間,併觀音、「清泉」 、「景星」 三寺歸本寺。

觀音堂 在東關外。明萬曆間,知縣潘應龍創建。

「三官堂 」 「在西關外。」

團照庵 在西關外。明崇禎間,邑人知縣宋兆禴捐地助貲募建。今廢。

侶雲庵 在黃岐山。明崇禎間,知縣馮元飆葬亡妾黃月容於本山,捐俸建庵。

福田寺 在魁隆坊

吉祥寺 在《地美》都小坑村。

遵道寺 在梅岡都尖山村。

西峰寺 在霖田都湖口村。

南和寺 在《地美》都坡尾村。

寶陀寺 在魁元坊

興寶寺 在縣東百里

內觀寺 在桑浦山

福田堂 「在朝天坊。」

福明堂 在桃山都

祐聖堂 在藍田都上浦村。

羅寨庵 在藍田都上洋村。

苦竹院 在地美都。以上俱久廢。

程鄉縣

大覺寺 在縣西三里。梁普通三年建。

招仙觀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明山嶂下仙花山內。

感應巖 在縣西明山之南麓,舊為明山寺。明嘉靖間廢。隆慶元年重建,改名「感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