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儒學教諭:共十一員,俸薪共銀三百四十六兩七錢二分。遇閏加銀二十八兩八錢九分二釐六毫。

訓導十一員,俸薪共銀三百四十六兩七錢二分,遇閏加銀二十八兩八錢九分二釐六毫。齋夫、書辦、門子、膳夫各役共銀一千七百七兩七錢,遇閏加銀一百四十二兩二錢六分六釐三毫。教官喂馬草料共銀二百六十四兩,每員銀一十二兩。

巡檢:共十八員,俸薪共銀五百六十七兩三錢六分;遇閏加銀四十七兩二錢七分八釐八毫。書辦、皁隸各役,照《會議》每名月給銀五錢,共銀三百二十四兩,遇閏加銀二十七兩。

驛丞:共八員,俸薪共銀二百五十二兩一錢六分;遇閏加銀二十一兩一分二釐八毫。書辦、皁隸各役,照《會議》每名月給銀五錢,共銀一百四十四兩,遇閏加銀一十二兩。

倉大使,共三員,俸薪共銀九十四兩五錢六分;遇閏加銀七兩八錢七分九釐八毫。書辦、皁隸各役,照《會議》每名月給銀五錢,共銀五十四兩;遇閏加銀四兩五錢。

河泊所大使共三員,俸薪共銀九十四兩五錢六分;遇閏加銀七兩八錢七分九釐八毫。書辦、皁隸各役照《會議》每名月給銀五錢,共銀五十四兩,遇閏加銀四兩五錢。

場大使共三員,俸薪共銀九十四兩五錢六分;遇閏加銀七兩八錢七分九釐八毫。書辦、皁隸各役,照《會議》每名月給銀五錢,共銀五十四兩,遇閏加銀四兩五錢。

各縣儒學廩生廩糧,共銀一千五百八十四兩;本府會試舉人水手銀五十五兩;各縣會試舉人水手,共銀六百四十四兩;鋪司兵工食,共銀一千七百一兩,遇閏加銀一百四十一兩七錢五分。俱十一縣徵貯支給。「均平銀」 八千三百一十兩九錢七分一釐一毫,遇閏加銀五十四兩六分。

歲辦本府拜進表箋紙劄盤纏,派銀二十六兩;海、潮、揭三縣徵解拜牌習儀香燭,派銀五兩五錢三分;春秋二祭,府縣學,共派銀一千四兩五錢五釐。無祀鬼神,每年三祭,派銀一百九十七兩四錢六分;門神桃符,派銀一十三兩四錢;迎春、土牛、芒神、春花、春鞭、祈雨、祈晴、日食、月食、謝雷香燭,共派銀七十九兩六錢二分;鄉飲酒禮,派銀一百三十七兩五錢;府道縣朔朢行香講書,給賞生員紙筆,派銀四十四兩。府學歲貢生盤纏花紅,派銀八十三兩。答應夫馬銀一千八百四十一兩二錢六分五釐一毫。孤老癩民口糧柴布,派銀七百九兩七錢二分一釐。俱十一縣徵貯備支。祭程處士,計夫人二祠,派銀六兩。平遠縣徵貯備支。曆日派銀八十一兩九錢一分一釐三毫,潮、揭二縣徵解。

額辦察院按臨合用紙劄、油燭門皁,每年派銀一十三兩九錢;察院閱操合用酒席犒賞軍兵。每年派銀一十二兩。海、澄、惠三縣徵貯備支察院審錄合用酒席,每年派銀一兩六錢;恤刑按臨合用紙劄、油燭門皁。每年派銀三兩四錢二分;海陽縣徵貯備支提學道按臨合用油燭、紙劄門皁。每年派銀一十八兩一分二釐;海潮、程、惠四縣徵貯,備支本府朝覲官吏盤纏,每年派銀四十六兩五錢。海潮、揭、程、饒、普、澄、惠八縣徵解朝覲、府縣官造冊紙劄酒席,每年派銀三十兩二錢六分;各縣朝覲官吏盤纏,每年派銀二百五十一兩六錢六分三毫。察院考觀風生員,合用卷餅、花紅紙筆,每年派銀七十七兩二錢九分;歲考生員、童生入學合用卷餅,每年派銀四十二兩五錢一分五釐二毫;縣學歲貢生盤纏花紅羊酒,每年派銀四百一十七兩;府、縣學科舉生員盤纏花紅酒席,每年派銀三百二十六兩六錢九分九釐八毫;《賀新進士旗扁》花紅羊酒,每年派銀一十六兩六分三釐;迎宴新舉人旗扁花紅羊酒,每年派銀九十六兩一錢二分九釐六毫。起送會試舉人酒席,每年派銀一百九十六兩一錢八分七釐七毫:俱十一縣徵貯備支。修理府縣黌宮,每年派銀一十七兩;海陽、普寧二縣徵貯,備支府縣修理察院衙門,每年派銀三十四兩六錢一分八釐;海潮、揭、澄、饒、程、大七縣徵解。

雜辦歲派銀一千三百九十八兩四錢五釐八毫。

差壯鹽鈔均平,餘剩并新增丁口共解部充餉銀一萬八千七百九兩九錢二分三釐四毫。《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