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6 (1700-1725).djvu/35

此页尚未校对

十五年,建啟聖祠。其明倫堂號房為颶風毀敗者,亦重新焉。二十三年,知縣沈如霖捐倡大修,擇明倫堂後隙地建「敬一亭。」 三十六年重修。

皇清順治五年,土寇陷邑,拆毀;八年重建。十二年,海。

寇陳豹破縣,摧城,并拆學宮。康熙九年,重建大成門、啟聖祠。二十一年,重建教諭廨。二十二年,知縣汪溶日等捐俸倡建明倫堂,并修櫺星門,立「騰蛟、起鳳坊。」

學田 一、永春寨學寮田八十畝,租八十一石,折稅銀一十七兩八錢九分八釐,納解學憲。糧米三石,係佃自納。康熙九年,知縣段藻置田租一百石,坐大員坑、尾白坑等處,為諸生科舉路費。

平遠縣儒學 在縣治東。明嘉靖四十三年建。時屬草創,萬曆六年拓地遷建。

文廟、及明倫堂。其制、廟五間、前為戟門、三間、後為

明倫堂堂後為「啟聖祠。」 教諭廨,在廟西南;訓導廨,在明倫堂右。崇禎間,知縣胡有英、教諭詹露重修。

皇清順治間,知縣葛篤彝重修。

學田 一歐畬田米租一十三石。一東石黃坑田租銀三錢。一壩頭田粟租七石。一義化都竹園、社子坪等處田粟租二十七石四斗。一石正都眼子塘、孟中塘等處田粟租九石二斗。一義田都半徑、牛汶湖、程永豐、茅寮等處田粟租三十五石一斗。一學前鋪地園地銀租二兩四錢八分。一,東門外鋪銀租八錢。自義化都以下,皆崇禎間知縣胡有英及署篆程鄉縣陳燕翼設處為文會資一社。學田三十八畝六分零一毫,帶租四十石,撥十七石一斗四升二合為劉。計二祠香燈,尚存二十二石八斗五升零,每石折銀二錢五分。鋪十間租銀二兩三錢五分,皆萬曆間知縣劉引祚所購,以為師禮之費。

射圃 缺

社學 在城隍廟左

鎮平縣儒學 在縣治西。明崇禎六年,撫按批委平遠知縣沈惟耀督建。其地基係貢生徐徽、生員徐惟礎義捐。十七年,知縣羅明夔重修。

皇清順治十三年,知縣薛世望修。康熙二年重修。《十》

一年,知縣程夢簡捐倡鼎新。

學田 一、神岡、大坑頭等屋一十五間,并園一段,塘一口,共稅銀五兩。一、高陂、葉田、逕背、梘下等處田,共稅銀四兩五錢。俱明崇禎間知縣胡會賓覈出亂民田產,另捐俸購烏土溪、鶴湖裡菜園、下巖等處田,共租穀二十四石,以為諸生文會之需。

射圃 在尊經閣左,有君子堂。知縣程夢簡建。社學十三 ,曰「興福」 ,曰「橫陂」 ,曰「白馬」 ,曰「招福」 ,曰豐田,曰「葉田」 ,曰「藍坊」 ,曰磴頭,曰高思,曰徐溪,曰「蓼陂」 ,曰「金沙」 ,曰「油坑」 ,皆久廢。知縣程夢簡清查舊址,俱復其故。

潮州府戶口考        府志

府總

順治十四年,《府全書》開載:戶口二十一萬八千三百八十二丁口。實編人丁七萬九千三百七十五丁。

《海陽》一萬五千二百六十七丁。

潮陽一萬三千四百四十三丁。

揭陽七千九百七十六丁。

程鄉六千六百二十七丁。

饒平八千四百七十九丁。

《惠來》六千二百三十一丁。

大埔八千一百四丁

《平遠》一千三百四十九丁。

《普寧》一千五百九十三丁。

《澄海》八千四百八十四丁。

《鎮平》一千六百八十六丁。

府總。實編食鹽課銀一十三萬九千七口。《海陽》二萬九千七百五十口

潮陽九千八百九十一口。

揭陽一萬九千一百三十口。

程鄉七千一十七口

《饒平》二萬二千六百三十八口。

《惠來》,八千七百五十四口。

大埔六千九百八口

《平遠》二千二百五十六口。

普寧三千八十口

《澄海》二萬九千五百八十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