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88

此页尚未校对

「開創」 ,寶慶間重修,因名。明洪武間重修。

迴龍寺 距縣東八里長安鄉。舊為馬岡庵。元延祐間,閩越王之子白馬王修煉於此。弘治間,僧泰廣徙建於迴龍岡,因改今名。

九僊寺 距縣東八十里。明天順間,僧惠善重修。

水月寺 距縣北三十里,元創,明嘉靖年修。雲巖寺 在崑山鋪青雲巖畔,下有澄潭。燕巖寺 距縣東一百三十里,明嘉靖間重修。寶豐寺 距縣東六十里,明嘉靖間重修。九龍寺 距縣一百里,明弘治間建,嘉靖間重修。

小金山寺 在南浦鋪,邑人黃器先有詩。「稔豐寺 」 ,在藤村鋪。

《興教寺 》,在陳磜鋪。《青龍寺 》,在南塘鋪。

觀音寺 在芙蓉鋪

「小南華寺  」 、「金蓮寺 」 ,俱在《茶園鋪》。

長嶺寺 在南浦鋪

石林寺 在李村鋪

東嶽寺 在崑山鋪

天寶寺 在周陂鋪

蓮舍寺 在上庄鋪

民安寺 在陳磜鋪湧泉庵 ,距縣三里許。泉出山下水涯之西,清澈映人,夏冷冬溫。知縣彭宗旺有詩。

寶峰庵 :距縣一百里。僧如囑建。

《東雲庵 》在茶園鋪,僧如順建。

《西雲庵 》在茶園鋪。俗傳古有八仙見此,僧性經建。

迴龍庵 在茶潭鋪。明隆慶間,山主楊元禮修。帽峰庵 在貴塘鋪。

耽石院 在長安鄉。高山絕頂,巨石如屏,泉自石中湧出。唐大中三年,有名僧耽玩於此建寺,因名「耽石院。」 余襄公常讀書於此,有記。院有余襄公祠,明洪武初燬,成化間重建。

書堂院 在三合渡,晚唐邵謁讀書處。宋遷上流,落鐘潭。明萬曆間,遷今處,建剎。邑人黃器先有記。

太平莊院 在崑山鋪,邑人林玨有詩。

東華院 距縣一百一十里。明天順年建,嘉靖年修。

翁山莊院 在龍僊鋪

翁山院 在英村鋪

《觀音堂 》二:一在翁山寺右,舊城西社學,明隆慶間建;一在三華鎮。

楓林禪室 在龍頭鋪,明隆慶四年建。環寺皆山,後嶺獨聳,溪流前繞,隔絕人境。知縣朱景運有詩。

英德縣

天星寺 ,在浛光。金華寺  、鷲水寺 ,俱在背村。

寶慶禪寺 即「龍興寺。」

《鎮洭寺 》,在浛洭古治南。《興和寺 》,在東鄉七十里。

「清風寺 」 古寺,流傳甚遠。明萬曆年間,有僧紹真,習靜於山巖。晚年靜工專篤,塵氛不染,多所證入。

金錢寺 在石灰埠

雙林寺 在縣西五十里。

清善寺 在大陂

靈山寺 在石蓮江川《龍》。

海門寺 在清泉都

高陂寺 在甘棠下都

迴龍寺 在鶴子山

觀音寺 在德岡都

報恩寺 在《甘棠下》都。

福慶寺 在黃花村

金雞寺  、蓮塘寺 俱在「象岡都。」

大成寺 在面前塘

蓮華寺 距雙林五里許。

鎮清寺 在清溪司三灣亭下。

常豐寺 在塔橋東

神龕寺 、大華寺 俱在仁義都。

金園寺 、高峰寺 俱在黃塘都。

東華寺 ,在小江半山中,峰頭有皋石平臺,鋪氈細草,父老相傳,「有仙奕棋於此。」

西華寺 ,在中隅鄉水頭峒,闢自唐雲門,嗣大容諲禪師,世久圯毀。明崇禎甲戌,雪山禪師諱通碧,同法弟雪坡來自南嶽,大創梵剎,形勝與南華並。所創正佛殿、千佛樓、禪堂、靜室、廚、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