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87

此页尚未校对

建,明永樂十一年重修。寺有紫簫洞。

寶林寺 辛田都。宋嘉祐三年,僧圓祐建。明成化十五年重修,余襄公有記。

興寧寺 安口都。宋隆興間建,明永樂間修。崇福寺 在榮村都。宋紹興間建,明洪武間修。西石巖寺 即仙人石室也,余襄公有記。臨瀧寺 在羅家渡,有韓愈詩。

龜峰寺 在縣南,抱縣治學宮,為一邑關鍵。古竹院寺 橫截武水,

《迴龍庵 》《關鎖水口》。

明福觀 「原道會司。」

仁化縣

金鳳寺 在城東隅。明洪武年,創立「僧會司。正統八年,僧會悟昇重修。」

西峰寺 在城南二十里,宋時建。

皈依寺 在縣西二十里,明洪武初建。

《丹霞別傳》:「寺 在縣南十七里,明末虔撫鄧州李永茂隱居於此。其弟祠部克茂以施武林僧澹歸,於康熙元年闢為叢林。中有長老峰、海螺巖、龍王閣、紫玉臺、雪巖、舵盤巖、鱗巖、龍尾石諸勝,別有《丹霞》諸集及名卿文人紀遊詩。」

錦石巖寺

西蔭寺 在縣東。宋紹聖間建,明正德間修。大雲寺 在縣西五十里。唐咸通初,惠懿禪師駐錫,始創。明知府符錫有詩。

厚山寺 在縣北七十里。宋淳熙間建,僧廣信修。

遊僊寺 在縣北七十里。按《縣志》,「梁大通間創。」 東江寺 在縣北八十里。

臨江寺 在縣北八十里。梁大通間創,余襄公有《記》。

《界江西靈寺 》在蓼灣。

「龍涎庵 」 在城東,隔河。

白雲庵 在扶溪白石嶺,即永鳳庵。

大士庵 在城西北

僊人庵 在縣東五十里,接南雄界,有仙人足跡。明嘉靖間創。

天臺庵 在縣東北七十里,一名「山角塘。」 明萬曆間重修。

朝陽庵 在縣西北九十里,即泥蕪。明隆慶六年建。

黃竹庵 在萬山中。峰巒奮迅,林木蓊翳,未立縣先有之。

雲臺庵 在縣東北九十里。主簿劉璿施建,有《遊人詩》。

總持閣 在北關外

準提閣 在南關外

乳源縣

雲門寺 在雲門山。五代時,文偃大師創。南漢賜名曰「大覺禪寺。」 建中間,僧紹資重修。明洪武中僧了偈、成化五年僧法浩俱重修。

雙峰寺 在雙峰山。五代時,竟欽禪師創。宋賜額曰「雙峰寺。」 元祐二年僧果誠、明洪武初僧了偈、成化五年僧祖峴,俱重建。僉事顧應祥有詩。東華寺 在白竹東坪。小釋迦仰山禪師道場,山形五馬歸朝。

大悲寺 ,在遼水鄉,遇朔朢鵲無數翔集而散。古臺寺 ,在武陽。

金船寺 ,在遼水鄉,與水浮沈,人咸異之。登雲寺 ,在縣東半里。

合龍寺 在縣西四十里,宋建。明洪武初重修。真武閣 在洲頭街下。明萬曆間,知縣趙佑卿建。

觀音堂 在縣西半里,明萬曆十一年,知縣趙佑卿建。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裘秉鈁重修。

元妙觀 舊名「崇寧觀」 ,明洪武初創,成化十一年,道士彭希鳳重修。

東嶽觀 在縣東北嶺上。明萬曆十一年,知縣趙佑卿建。

翁源縣

翁山寺 舊在翁山。明洪武初遷入北城。嘉靖間重修,凡慶賀習儀在焉。邑人黃器先有記。龍林寺 距縣北三十里,明成化間,僧真員修。太平寺 距縣西北二十里新塘鋪。巖石嵯峨,宮宇華煥,為士人遊賞之所。元元統間創。明弘治間僧真廣重修。僉事袁慶祥、劉穩,通判符錫,邑人黃器先、知縣朱景運俱有詩。

龍安寺 距縣東八十里,土名「白坑」 ,古有龍池。秀峰寺 距縣北三十里,宋時創,明正德間修。寶慶寺 距縣十里長安鄉,宋寶曆間永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