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64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合溪水 在縣北五十里。源出康溪東平嶺,北流一百里合湞水。

《乳源縣志》

碧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石中最深處,嘗有水滴凝如乳。

石城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峙立如城,石筍數仞,森列四時,藤蘿環繞,翠竹可愛。一名「橫石砦」 ,又名「石龍山。」

《車于水 》在南水縣西二十里。

《翁源縣志》

桂竹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多薇蕨,居民採以為粉,名曰「蕨粉。」

桂塘山 ,在縣東北一百六十里,界江西龍南。山多葛蔓,絺布是出。

展旗山 ,在縣東北一百七十里,以形似名,又名稱「鈞石。」

烏石山 在縣西二里。其頂盤環,為縣右虎山。小黃峒 在縣西十五里。

鴉鵲峒 ,距縣一百二十里。舊多盜,今平。祥符逕 在縣西北四十里,長五十里,通英德縣。

鐵寨逕 ,在縣東北四十里,長十五里,通始興縣。

梅花逕 在縣東十里,長五里,一名「唐逕。」 茶藤逕 ,在縣南十里,長七十三里,一名「青山逕。」 通增城縣。

桂花逕 在縣東一百里,長五里,通始興縣。陂子逕 在縣北三十里,長三十里,通始興縣。象獅逕 ,在縣東一百里,長八十里,通河源縣。老虎巖。前水 在縣左二里,合周村水,遶大臘嶺,流出馬蹄寨,會橫石水至湞陽。

雪溪橋水 在縣右一里。自詹公坑流至橫石水。

新塘水 ,在縣北三十里。出耽石寺前,遶太平石山西北合流江鎮水。

漁溪水 在縣西北四十里。源自大坪、油溪二水西流聚於橫石。

丸龍水 在縣南三十里。有渡,出丸龍鋪,入羅江,西流出龍口,合流江鎮水。

攬陂水 在縣東三十五里。源自鴉鵲峒,合流羅江水,有渡。

三合水 在縣東北八十五里龍仙、九牛二鋪內。即龍仙水下流。有渡。

周陂水 在縣東八十里。出陳磜諸鋪,過九牛鋪內會三合水。

崑山水 ,在縣東八十餘里。源出青雲山之陽,歷崑山會周陂水,與羅江水合。

龍仙水 ,在縣東北九十七里龍仙鋪內。水出青雲山下,西注於南浦水。有渡。

龍仙峽水 在縣東北一百一十里,又名流田峽水。南塘鋪內即將軍逕水。出九仙山,下流合上莊芙蓉、茶園等鋪,各南流出峽,長一里餘,東注於南浦水。

南浦水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即羅江溪。源合英村貴塘鋪水北流。

《英德縣志》

龍山 :在縣治北半里許。湛廷詔及孫穀俱有詩。

藍岡山 在縣西三十里。上接雲霧,布雨澤;下資灌溉,通水利。眾山之尊,祈禱響應。昔有兄弟三人射獵此山,摘仙桃食之,遂仙去,號「藍岡三聖」 ,通鄉祀焉。

獨王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山背接連從化、清遠界,山面德岡都,即名天馬山。謝推有詩:「高山 在湞陽峽嶺,田園水澤,其中景物,有仙跡焉。」 鄉人稱為神仙峒。

石梯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獅子山 在清泉都,接陽山界。

鶴子山 在浛光巡檢司對江。周峒山 ,在縣南百餘里。

旗山 在長逕村。俗傳寨將虞夫人建旗於此,故名。

馬鞍山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甘棠下都,狀似馬鞍。石刻元人古詩,俱蕪沒不可讀。

白鹿山 ,去浛光縣十七里。相傳晉咸康中,張芳有德,感白鹿群遊於此。

虞峰 在古道里,世傳舜南巡經此,故名。吳毗有詩。

修石嶺 在縣南二十里。老人吳登顯糾工修砌,可通車馬,建「《憩驂》亭」 於嶺上。

「怎嶺 」 在清泉都,礦徒入山淘錫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