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50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荊門州

《古記》:「楚國山水之富,在大江之南,而江北翠巘清流,表裡城郭,莫如荊門。」

《荊門軍記》:「西控巴峽,扼其咽喉。東連鄢郢,為之襟帶。」

張師中《鼓角樓記》:「環列重山,帶繞大澤。距江陵以抵漢水,挾鄢郢而控巴蜀。」

《圖經》:俯雲夢,連巫峽,據襄、漢之沮,通沮漳之利。宋陸九淵《荊門軍記》:「居江漢之間,為四集之地。」 朱震《雙泉》詩:「控扼要衝,冠帶險阻。」

當陽縣

本邑地勢,西高東下,勢若建瓴。扼巴、蜀之吭,拊江陵之背,以襄、鄖為籓垣,以長林為唇齒。蓋自昔四戰之地云。

安陸府星野考        府志

府總

《春秋元命苞》:「軫星散為荊州,江夏,入軫十二度。」 《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吳、楚之疆,候在熒惑,占於鳥衡。」 鳥衡,柳星也。

《石氏星經》:「南宮赤帝,其精朱鳥翼、翮軫、尾,皆嚴於巳,在天。北斗二星,主楚分。」

皇甫謐《帝王世紀》:「自張十八度至軫十一度,曰鶉尾之次。於辰在巳,謂之大荒落,於律為夷則。」 斗建在申,今為楚國分野。

《晉天文志》:「翼軫楚荊州,江夏入翼十二度。」 《新唐書》:「布太薇之政。而在巽維外者,鶉尾也,為烈山氏之墟。」

《宋天文志》:「三台下星,主荊州,天市西垣第二星曰楚五車,中央星曰司空,主鎮星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