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80

此页尚未校对

吳一麟周祐相繼修

丁溪書院 在縣前南壇左。嘉靖二十六年,知縣緒《東山》建。

紫陽書院 在縣治西。嘉靖九年知縣許仁建。學田 。「嘉靖七年知縣許仁申請拆淫祠及中林院等處地,共七十四畝五釐,估租價聽民認納,每年該銀十一兩二錢二分,學官徵取,以充學費。」

皇清原額地七十四畝五釐,徵銀一十一兩九錢八。

「分五釐充餉。」 又田二十九畝九分,內除荒蕪田八畝七分零,實在田二十一畝一分八釐五毫。安溪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前為大成殿,西為明倫堂及兩齋,堂之左為教官廨,啟聖祠與名宦、鄉賢祠皆備。先是宋咸平間,學建於縣治西南,宣和間遷縣治東,至紹興十三年始定今所。嘉靖間,僉事余爌以民地益之。其後皆有增建。

皇清康熙二年,同知來承祉重修。十二年,又加葺焉。

紫陽書院 在啟聖祠前,以朱文公簿同安時嘗按事安溪故也。知縣黃懌建。嘉靖三十五年,改建今所。三十九年燬。

鳳山書院 以朱文公至安溪嘗登此山。山名「通元峰」 ,正德十六年知縣龔穎建。

養正書院 在朱文公祠前,嘉靖三十五年建,中為「正堂、講所,翼以四房,前庭東西兩廊,列房各五間。」 三十九年燬。

社學 今俱廢

學田 ,萬曆三十九年丈出溢額田四畝二分,本府推官伍維新斷,令入學公用。

《皇清》原額實在八畝二分,徵銀三兩。康熙二十一年。

總督姚啟聖捐田九畝九分六毫五絲六忽二微四纖。

同安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隅登龍坊。右為廟。啟聖祠在廟北。左為明倫堂,附以兩齋。堂後為尊經閣,立朱熹祠。西立射圃、名宦、鄉賢二祠。先是,學建於五代末,宋建隆間他徙,紹興十年,始定今所。明洪武初,知縣呂復重建。其後僉事陳祚等屢闢之。

皇清康熙辛酉,教諭黃允芳復加修葺焉。

大同書院 祀朱文公,在城隍廟左。元至正元年,縣尹孔公俊建。成化十二年,重建正堂,後作「畏壘庵。」 以公作簿時,名其居曰「畏壘」 也。

文公書院 在大輪山絕頂。成化十二年建,曰「浯江書院」 ,今廢。

學田 ,萬曆二十八年,郡守竇子偁議「於本縣奇江莊入官田租五百二十五畝,每年追租銀分半解府公費外,其一半二百六十二畝五分發學,為修理賑卹之資。」

《皇清》原額田四頃八十五畝零,順治十八年全遷。今

「復界開墾。」 康熙二十一年,總督姚啟聖捐置田四畝八分零。教諭黃允芳捐置田三畝八釐零。永春縣儒學 ,在縣治東隅。中為大成殿,前為東西兩廡,為露臺、儀門,左右名宦、鄉賢二祠,中為泮池,扶以石欄。明倫堂、啟聖祠、尊經閣俱在大成殿左。先是學在郭外東渡橋西。宋大觀間,知縣留鎔遷於知政橋北。其後屢有更移。明嘉靖間燬於倭,知縣謝裘建於縣治東。其後知縣陳九儀等屢加修建。至

皇清燬於寇,復重建焉。

文公書院 在十四都留灣。嘉靖三年知縣柴鑣建。有正堂、講堂、翼樓二,東西兩廡號房十二間。嘉靖四十一年燬。

學田 ,嘉靖五年,共二十四畝二分五釐,約租二十石。復於官田學西隙地墾園十畝,約租二十石;學地基并泮池,給佃耕種,年納租二十石益之。四十五年,通判潘璘復增入沒官隱匿田二十二畝。

泉州府戶口考        通志

府總

《實在人戶》、四萬八千八十七戶

原額民戶男子成丁四萬四千一十丁五分,鹽戶男子成丁二千五十七丁五分,食鹽課并不成丁七萬一百五十四丁口。

新收民戶男子成丁九千九百八十五丁五分,鹽戶男子成丁四百七十三丁,食鹽課并不成丁一萬一千二百二十一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