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61

此页尚未校对

曾爐莊埭  石塍《埭   後》曾埭。

陳埭 以上十埭俱在縣東,俱受中紀諸溪之水。其自南而流之北者,入王孫走馬埭;其正東流者經承天、法石、曾爐三埭,而皆匯於輞川港、東井內、外埭 、前頭埭   、埕埭。

張坑埭   王容埭 以上五埭俱在縣東南,惟東井埭受宣妙、金山二溪之水,餘不達溪源。

《馬山埭   》。《白沙埭   》。《鴨山埭》。

戴倉埭 以上四埭,俱在縣南,惟馬山埭受下曾溪之水,餘不達溪源。

封崇埭   、浮坑埭 二埭俱在縣西,俱受西紀諸溪之水,入洛陽港。

德化縣

官陂    、上董坂陂  、鄭陂、下董陂 :以上四陂俱在坊隅。

藍田通濟陂 在清泰里。

小官陂   、郭洋陂   、峽頭陂。

磜頭陂 以上四陂俱在小尤中團。洪坑雙陂  泗洲前陂  陂頭陂 三陂俱在東西團。

園宅陂   、留坂陂 以上二陂俱在楊梅上團。

安溪縣

產坑陂   上塘    「可塘 」 以上三塘俱在永安里。

陳塘 初,龍津有放生池,宋縣令陳宓迺移於此,葺亭於上,名「白流惠亭。」

周塘 在長泰里。今屬永安里。

蘇塘    上洋塘   黃潭塘 俱在長泰里。

洋塘 方圓二百餘丈,久淤。邑人副使詹源請產開圳易之,鄉人德焉。在依仁里。

石陀陂 在新溪里

洪巖陂 水自大巖山而來。

洪巖洪山陂 二大陂也。水來自大巖山之南者,為洪巖陂;來自大巖山之北者,為洪山陂。黃新塘   、洪塘 俱在新溪里。

鄭巖陂   卓元東洋陂 俱在新康里。高陂    亭前陂   西門陂

西陂    石鼓陂   山羊陂 以上俱在崇善里。

源口堵壟洋塘 :在龍興里。

前山坑陂 在感化里

陂烏陂 在來蘇里

蘆汀兩塘陂 ,亦在還集里。

同安縣

「坤陂    」 、吳陂    、黃陂。

石柱陂   、甘陂    、桃陂。

經冬陂   。烏泥陂   。赤竹陂。

徐陂    、許陂    、盧陂。

洪塘    西潮塘   「蔡塘。」

車塘    新塘    「西洪塘。」

前埔塘   「小同溪塘  『翁處』」 前塘新塘    曾塘    「隴尾塘。」

「山前塘   」 「杜塘    」 《光孝埭》。

草埔埭 以上俱在從順里。

「小同陂   」 、董陂    、辜陂。

余陂    、曾陂    、石馬陂。

牛嶺陂   、吳陂    、蔡陂。

石竹陂   陳陂    、外塘陂。

古漏陂 以上俱在感化里。

雙林塘   浮烏塘   「阮邪塘。」

陳林塘   李湖塘   普慈塘。

「山東塘   」 「官塘    」 、「戴塘。」

水塘    楊塘    顏家門前塘以上俱在感化里。

官陂    、東乾陂   、西乾陂。

石阜陂   、黃陂    、張宅陂。

碌。齒陂,  西乾下陂,  崇勝陂,陳陂,    石純陂,   曾潭陂。

「狗骨塘   」 ,李塘    ,「沈塘。」

林塘    「陳庫塘   」 、「林後塘。」

潘塘    上王屋邊塘 以上俱在長興里。

石盤陂 一名「官陂。」 唐乾符中,黃巢入閩,金紫光祿大夫劉日新追至縣,賊奔潰。劉駐軍保勝山下,令士卒開陂灌田,以給軍餉,於是從順、感化、歸德三里之田,皆為上腴,號「石盤陂。」 後崩壞。淳祐六年,縣令趙崇廣築於上流,未幾,復壞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