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葛洲溪 在郡南,自南安洪嶺、湖洋、五峰諸山發源。

九溪 西自南安柏峰發流,其溪九曲,行者九涉,故名。歷大盈、鎮安諸橋,與靈源山西南諸澗流會李市莊頭匯為「東湖」 者,俱由此入於海煙浦。埭 自吟嘯浦會黃江諸水,東北歷結甎橋匯於此,出溜石、六斗門,入於晉江。

陳埭 自吟嘯浦東南流,則為是埭。凡羅裳東北諸澗流為萬石,匯為盈塘。許塘東匯於大沙塘,東南匯於濯纓塘者,俱會於西南二斗門入於海。

玉瀾浦 距陳埭十五里。凡靈源山東南諸澗匯為洑田,流為橫龍、新塘,匯為龜湖,與拱塘、象畔諸水之趨於海者皆歸焉。

植壁港 距玉瀾浦四十里。凡橫山諸澗匯為龍湖,通於虺,湖之趨於海者皆歸焉。

陳坑港 :由植壁沿岸而南為是港。凡井尾埭、烽火埭、西湖諸水之趨於海者皆歸焉。

安海港 :自潘逕港轉入而上,至西南隅,則為是港。

白虹漈龍潭 :相傳,舊有龍自此飛起,歲旱禱之,或有雲氣升潭中如虹,三日內必雨。

夫子泉 舊《志》:「在禮殿庭。宋隆興間,教授視役夫薙蕪,得清泉於鹹鹵之地,味特甘香,環甃以石,揭名其旁,後築塞為露臺。」 今在府學門內者,迺改鑿為之也。

蔡公泉 在烏石。宋皇祐中,郡守蔡襄登此山,有泉自石罅出,其味美。好事者作亭其上,因名。治平中,縣令王克俊刻「蔡公泉」 三字於石。清源泉 在北山上下洞之間,深不過四、五尺,大旱不竭,甘潔無比。中有靈物,身如魚,耳如牛,現則大水。後改名相泉,謂留、梁二相也。

藜杖泉 在北山下洞之前。其泉出之處,自平石之上,深不過一尺,大旱不竭。相傳謂蔡師手握藜戳之而泉出,故名。

乳泉 在藜杖泉之下。宋元祐中,潛江令張總調居於此,嘗取泉煉藥,逾年不壞,以為「惠山泉」 ,殊不及。

雲根漱玉泉 在北山之梅巖,有雙石對峙,泉出其旁。黃寺丞維之,名曰「雲根漱玉泉。」

「瑞泉 」 在北山妙覺巖之下,陳讜名。

聖泉 在北山瑞象巖後。

甘泉 在紫帽山龍潭之側。

靈源泉 在靈源山巔。其泉出於石罅,大旱不竭。

樟木泉 相傳五代周顯德中,歲旱禱於廟,一夕雷震。古樟木有泉自木中出,因而成井,故名。「瑞香泉 」 ,在北山獅子峰下興福院,味極甘美。「石井泉 」 ,在溜石鎮,高甲山。井方廣丈餘,海潮至其旁,與泉不雜,色瑩而味甘。

玉泉井 有三:一在府學明倫堂露臺之東;一在公惠坊內,味甚清冽。又寶蓋山石塔下有泉,亦名「玉泉井」 ,隨海潮汐以為盈縮,雖大旱不竭。「泮南井 」 在泮池南育英門外,以地名。

三元井 在縣學禮殿右。隆慶元年,教諭余釆立石,知縣羅名士書之。

應魁井 在縣學前,久堙。明嘉靖間,教諭黃桂、卓光謨相繼濬。

七星井 在譙樓之前。二井雙門。前井皆兩兩相對如斗形。一在大司成坊前,一在闤闠坊內,一在崇陽門內,如斗柄然,故名。

大井 :在泉州衛內。相傳留鄂公從效鑿,又名「留公井。」

狀元井 在晉安驛內,宋為貢院,故名。井蓋刻「狀元」 二字。

煉丹井 在元妙觀內,相傳「道人吳崇岳煉丹之井。」

涅槃井 在仁風門外。相傳唐僧涅槃所鑿,故名。

玉龍井 在北山清源下。洞不時有雲氣出其上,輒雨,歲旱禱應。

《龍湫六井 》在羅裳山,有在高原者,有在平地者,泉脈相通,汲一井則諸井之水皆動,時有龍起其上。

石眠井 在十六都石壁之麓,瀕海石堆中天然如甃,泉甚甘冽,潮長則沒,退則味甘如故。石湖井 在石湖東灣,三井鼎分其一,井圓四丈餘,深不可測。

鼓雷山龍井 宋慶曆中,有龍蟠繞於井,故名。「龍坡井 。」 在永寧衛城育坊內。其泉甘冽,冬夏汲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