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38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小烏石山 :在龍首山之北。山頂有海岸庵。半山有玉泉庵,有蔡公泉。

獅山 去府城南十里,疊於行輦之外,一名「烽山。」 舊傳,昔人嘗置烽燧於此。

行輦山 :在獅山前。俗呼「下輦。」

鴈塔山 去府城南十里,平地突起高岡,秀聳而圓,其狀如塔。上有石約五丈許。元季有李于磐避亂於此山之陽,至今為李氏世居。

東山 即溜石之山也。以上諸山,是為郡城南內局拱輔者也。

華表山 在府城南四十里。山頂巨石聳立,如劍戟然,故名。

靈源山 去府城南四十里。西北之麓有淫祠,曰「吳明宮。」 明嘉靖三年,督學副使邵銳毀之。山高出於東南諸山,上有石,曰「望江石。」 登其上泉,境內山川城郭,歷歷可數。南瞰大海,百里外海城如在。數里,頂有靈源庵,絕頂有紫雲峰、紫雲室,相傳舊有紫雲覆其上,其地四時花木陰映。高州山 在靈源、華表二山之間,尖聳秀淨,與府城相對,故名「高州。」

象陷山 ,在華表山北數里,其勢雄大,上有龍泉岩、《石資岩》。

羅裳山 去府城三十里,為郡城案山。山之東有五髻峰,前有大石壁立,上有畫馬,其跡歲久不沒,蓋有幻術者為之也。又有龍湫、六井。石龜山 在象陷山東南十餘里峻壁之上,石形如龜。

靈秀山 上有小巖,昔有人結庵其側,海潮至則石潤,退則石燥,因名為「海潮庵。」

寶蓋山 去府城東南四十五里。大孤山絕頂有石塔,聳出雲表,商舶自海還者,指為抵岸之期。半山有虎岫岩,雲石光潤,林木青蔥,景象幽邃。

金鞍山 在寶蓋山旁,俗名「小孤山。」 以上諸山是又郡城南外局拱輔者也。

金釵山 去府城東南三十里。兩峰延袤數百丈,若釵股然。上有六勝塔,旁有魁星堂。其左卓立一峰,曰「石鏡。」 旁有小石如鏡。右有小巖,曰石獅巖。

瞻跡嶺 俗呼「般若嶺」 ,至洛陽南五里亭而止。「瑞峰嶺 」 由梁相山轉而南為是嶺。

舟峰 在清源山之東,以形似舟,故名。

蛻巖 在清源山純陽洞之北,相傳謂裴道人蛻骨之所。

遵巖 ,在純陽洞南半里許。左峰相傳謂「僧可遵結廬於此」 ,故名。其地乃一大石,平如砥,縱廣百丈,而舍廬廢圮,三石塔遺址尚存。

泰嘉巖 在遵巖南左半里,地頗平曠,嘉泰寺在焉。侍郎顧珀讀書其中。隆慶二年,知府萬慶為扁曰「新山書院。」 新山,顧公別號也。

半巖嶺 在泰嘉巖西北半里許。巖前有石門,南左逕畔有亭,扁曰「白雲滿地」 ,亭北有巖曰「寒山。」 其院宇今廢。

瑞像巖 在大道巖南。巖石崒嵂,面平如砥,名天柱峰,鐫釋迦石像對峙一峰危立成列,號羅漢峰。又有獅子峰、回舶峰、蓮花峰、雲髻峰、石筍峰、石蟒、石龜、石池、石窗、石門,皆石之形似者,不易。巖 在虎巖之左,相傳昔有女子修行於此,有訪之者曰:「若來往山不易。」 女應曰:「到山亦復不易。」 故名院宇。今廢。

碧霄巖 ,在不易巖南。巖上有巨石侵雲,鑿中為逕,其中之地甚窄,僅可通行,視天一縷,曰「小有天。」 左有亭曰「尋真」 ,誤入。

梅巖 在碧霄巖南。昔有古梅,數百年在其處,故名。有石數尺,中可容人坐。石上鐫「綠潭瀑布」 四字,字畫遒勁可愛。巖畔有澗水合流,東有綠潭,沿流而上至高峻處,有石棋局、石硯、煉丹臼。其北有雙石對峙,泉出其旁,名曰雲根漱玉泉。妙覺巖 在梅巖之東,巖下有亭,扁曰「第一山」 ,刻於石,乃摹米元章書。

獅巖 在妙覺巖東。有石形如獅,泉石幽奇,景狀清曠。

龜巖 在大休巖東。石《屭贔》如穹龜,伏鼇中空,可以棲隱。唐歐陽詹結廬讀書其中,俗呼為「歐陽室。」

南臺巖 ,在紫澤西南一里石之下有臺,以其在二洞之南,故曰「南臺。」 臺之兩旁樓閣,自山下視之,如在空中。登眺其上,則山水相映,景狀萬千,與純陽洞相等。

巢雲巖 在南臺巖東南數十步。巖石懸峭,石罅常有雲氣,故名。隆慶己巳,侍御詹仰庇常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