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德化縣

在府治北一百八十五里。

東至興化府僊遊縣白格嶺界八十里。

西至延平府尤溪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南至永春縣蘇坑界,二十里。

北至福州府永福縣「五古村」 界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永春縣劇頭嶺,界二十里。

西南至永春縣龜洋界七十里。

東北至福州府永福縣洑口界一百五十里。西北至延平府尤溪縣官田嶺,界七十里。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一百四十里。

安溪縣

在府治西一百五里

東至南安縣高田界,二十五里。

西至同安縣東嶺界,六十里。

南至南安縣翁村界二十五里。

北至永春縣吉漈嶺界,五十五里。

東南至南安縣大宇嶺界四十里。

西南至南安縣象運山界,二十五里。

東北至南安縣眉田嶺界二十五里。

西北至漳州府漳平縣「大深」 界一百七十里。東西廣八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

同安縣

在府治西南一百三十里。

東至南安縣小盈嶺界,四十里。

西至漳州府龍溪縣子父嶺界七十五里,南至大海黃牛澳八十里。

北至安溪縣龜洋嶺界五十五里。

東南至南安縣歐嶺界四十五里。

西南至漳州府龍溪縣衝農頭界,七十五里。東北至南安縣九溪舊隘界,四十里。

西北至漳州府長泰縣竹隱村界五十里。東西廣一百一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三十五里,永春縣

在府治西北一百二十里。

東至南安縣水江村界三十里。

西至漳州府龍巖縣平村界四十五里。

南至南安縣南朵村界四十五里。

北至德化縣石碣村界,四十五里。

東南至南安縣塔口村,界三十里。

西南至安溪縣大演村界三十里。

東北至興化府僊遊縣石嶺界,六十里。

西北至德化縣僊人跡界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九十里。

形勝附           閩書

本府。晉江縣附郭。

川逼溟渤,山連蒼梧。表以「紫帽」 龍首之峰,帶以「金雞石筍」 之阻。

南安縣

九日,姜相。高峰環拱於右,佛跡靈秀,二山盤迴於左。「揖紫帽獅子之奇,抱金雞黃龍之秀。」 《惠安縣》

東南瀕海,西北依山。螺峰峙後,文筆聳前。《德化縣》

諸山環拱丁溪中流

安溪縣

「三峰玉峙,一水環迴。朱鳳迴翔,黃龍內顧。」 《同安縣》。

東南「海島獻奇」 十一在前。《西北峰巒擁秀》十六在後。

永春縣

「南有象山,東有《雙魚簾幕》」 ,馬嶺樓臺。樂山。「群峰走青,一派趨碧。」

泉州府星野考        府志

府總

《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凡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 閩屬揚州,揚州有會稽,會稽,越地也。今星家論閩中星分,其說不一。按《晉書》載魏陳卓之言云:「吳越州郡,九江入斗一度,廬江入斗六度,豫章入斗十度,丹陽入斗十六度,會稽入牛一度,臨淮入牛四度,廣陵入牛八度,泗水入女一度,六安入女六度。」 謂其說本於范蠡、鬼谷子、張良。而班固《天文志》則云:「斗、江、湖、牽牛、婺女、揚州。」 范曄《天文志》又云:「牽牛主吳、越,而以廣陵、王、荊之變,句章、鄞、鄮之盜賊驗其應。」 唐張守節則云:「吳地,斗牛之分野,今之會稽、九江、丹陽、豫章、廬江、廣陵、六安、臨淮是也。粵地,牽牛、婺女之分野,今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南海、日」 南是也。是張守節謂牛女星分,不屬閩矣。僧一行云:「山河之象,存乎兩間。地有南北河,天有雲漢,南斗在雲漢下流,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