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2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庸之,岊同僚舊好,歸自東都賀焉。入其境,錢鎛勤于

畝,鞶帨勤於家,肆無苛役,關無暴征,四民熙熙,道舞 以歌。入其門,里居之良,弗干以私;庭造之訟,弗謁於 吏。優優閑閑,若宓單父。自其治事之東偏,有新其堂, 匾曰「虛心。」岊拱而問曰:「斯堂也,是所謂政之方邪?」顏 侯莞爾而笑曰:「今夫吏東方煌煌,振衣而出,噓榮吸 枯,緇化染俗,出長入治者皆然,邑為甚。今夫身偏於 視斯惑,偏於聽斯眤,偏於嗜斯疾。物」化知誘者皆然。 心為甚。中扃虛明,邑不為大,心不為小,山蹊茅塞,則 有膠柱紛絲者矣。雖然,予烏能虛吾心以施吾政也 哉?嘗試以堂言之:昔堂之未闢也,地脈壅塞,濩落無 用。余於暇日,命工芟夷,為楹三間,廡宇旁襯,周旋宴 處,有位有堂。藏書於房,虛以生白;列竹於階,虛以體 道。因悟夫悅卑渫為高清,憚喧譟為窈靜,在物有之, 人亦宜然。故矩於治,又銘於堂,引而伸,觸而長,子其 有言於斯乎?岊既辭不獲,乃從而為之言曰:「堂以虛 心名者,直者不狹以為曲,強者不撓以為弱,明者不 蔽以為幽,善者不誣以為惡,靜者不擾以為紛,慘者 不蔽以為樂。富無剝,貧無穫,過斯改,謀斯度,物未能 容,事至不矍。夫如是,則此堂居之而不怍。其有怒室 色巿瘠,魯肥杞學,奕思鴻志,魚取熊,福衝己短,膏血 民產,前聾後愚,左詭右趨,內揆於我天君何如?夫如 是,則此堂怍然而難居。居之不怍,人將詠而思之也; 怍而難居,人將忌而尤之也。故曰:『一堂之上,一心之 間,有虛寔焉,有休戚焉,不可不察也』。」顏侯得斯說也, 既矩乎治,又銘夫堂堂中之政,邑人歌之,丞相達之, 天子嘉之。余雖有喙,三尺安所容?《傳》不云乎:「心居中 虛,以治五官。」古之聰明睿智者,皆由中心。虛而五官 以治。賾而人民事物,邇之男邦,遠之侯社,上而熙天 工,以酌元氣者,未有不由於斯而底績。然則顏侯之 能虛其心者,非邑人之私「言也,將為天下之公言也, 岊當舉天下之公言以為顏侯賀。」《吳航林岊記》。

《龍門三灘記》
黃幹

度地居民,為城邑、為鄉井而居之,其生齒阜以蕃,則 其山川融結,磅礡深厚,宛曲回復,必有可觀者。若夫 萃為中和,散為英華,涵濡孕育,為哲人才士,則其瑰 奇絕特,必有大可觀者焉。蓋人稟陰陽以生,川流山 峙,陰陽之大者,其剛柔厚薄,盈虛聚散,宜悉相似也。 吾友林正卿所居之鄉山曰「鼎峰之山」,析為二支,東 西迭起,仰而相向,俯而相就,卒以交互而相入。梅溪 之水,沿山而流,若往而復,若抵而觸,若渟而蓄,莫知 其所自出。如是者十餘里,然後聳為雙崖,瀉為三灘。 崖東湍駛,崒嵂澎湃,露恠呈奇,不可名狀。蓋一鄉之 屏蔽,神龍之所藏也。吾友正卿顧而樂之,於崖之東, 結茅為庵,名以「龍門」,以為祈禱遊覽之地,而屬其友 黃幹記之。幹未嘗至其間,嘗獨與其士友遊,大抵「廣 潔峻峭,好義而喜文,則山川之氣質實使然也。然人 固囿於氣,當有以充其氣。山之高,水之深,神龍之變 化,苟有以充之,吾分內事耳。不然,漁樵耕販往來其 間者相踵也,於我何有焉。今正卿能與其鄉人徜徉 盤礡,而講其所聞於」師友者,以充其所稟之氣,庶乎 博碩宏偉,而無負於茲土之勝哉!勉齋黃幹《記》。

高蓋山記         張世南

福之永福西山曰「高蓋」,為天下第一福地。出縣郭,陟 峻嶺,山行五十里而近。最上處有禪剎,曰「名山」,徐真 君上昇之地。東西二室,則浙僧歸寂之所也。徐本收 兒,飯牛山椒,一日聞樂聲出林杪,緣崖造觀,至則二 人奕,拱立良久,遺徐棋子一,叱令歸。歸即精解手譚, 時碎瓦器為子,布地為局,縱遊岩上,往往與二人遇, 遂得《修行燒煉訣》。有趙真君不遠千里訪之,以所得 祕密,與之參契。徐喜酌酒,共飲草廬中。時霜雪,草木 凋空,徐曰:「主人遠訪,無以為樂。」以餘瀝一噴,頃刻花 林遍開,今名所居曰花林莊。徐功行成,將入山煉大 丹仙去。埋碁於田中,涌土成墩,植牛杖其傍,旋生枝 葉,今老樹猶存。嘗有耕者發墩,致風雷之變,至今相 指為戒。丹成之日,與兄弟姊妺七人餌之,同時上昇, 故其地有七仙亭。徐、趙二仙君有祠,云「自仙羽化後, 俗眼凡骨,莫有一詣其上者。」數百年後,有浙僧攜小 師來主寺,有《輕身術》。偕至徐君壇,得二石室,乃鑿山 通道,飛磴有石門,中出,始盡發地祕,四方遊者,於是 翕集。其東室明潔,前有水簾,自崖巔垂空而下。山中 佳致,可坐而挹;西則晻藹,稍乏奇觀。獨去洞數步,有 石龜與石棋枰對立。一日,東室主僧赴邑齋會,小師 乘其遠出,趨師床坐逝。主僧於齋席中即知之,嘆云: 「尀耐小鬼,奪我山中佳處。」亦即席坐逝。其徒舁歸以 登涉之勞,乃茶毗,囊骨歸塑西室。雖加丹粉作喜色, 每一風雨,即脫落如怒。或者猶疑二僧禪寂雖高,而 貪嗔一念未能了然者。小師之趨東室也,即欲化去, 跏趺不盡一腳。數十年前,有高僧數其敗教之罪,摺 而正之,言其中如敗炊餅云。高蓋為閩中佳山,雖左 僻名勝,往遠從遊覽,吟題甚富。有一聯云:「雲幄護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