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116

此页尚未校对

紅梅百葉,一花三子,曰「品字梅。」紫梗疏條,非復霜皮 鐵幹可偶。

芙蓉有產於山者,余廨後,手插一枝,未半載扶疏出 牆,名曰「木芙蓉。」花最繁盛,不下數百,大如甌。其色有 朝紅暮白者,此則粉紅一色耳。

德化九仙山有瀑布泉自雲際下。宋主簿《柳驥》詩有 「天插一泉聲漱玉,地高六月夜凝霜」之句。

清源山,在郡北三里許,高數千仞,未至絕巘數百武。 有泉自石罅流出,積於砥石凹處,甘冽獨勝他泉。好 事者攀躋汲之,冬夏不減。其東有妙覺巖,石上刻「第 一山」,是米元章行書。

「南臺峭拔摩空」,在清源山之右,臺南有砥石。

出仁風門半里許為靈山。其上有磐石,可坐百餘人。 中一圓石,下不聯屬,勢重萬鈞。一夫撼之,輒動搖不 止。其勢就下,若將彈丸走坂然。然而百夫撼之,雖動 不移也。郡守周道光題為「碧玉毬。」又惠安縣有雲峰, 上有大石,高廣四丈許。又有一石,上廣下削,高丈餘, 架於其上。恆有落勢,併力推之不動,以芥挺之輒動, 故名曰「危石。」二石之異。若一轍焉。

高士峰在南安,是唐校書郎秦系隱處。有石刻「高士 峰」三字,隸書,旁有「才翁」二字。按《志》謂蘇才翁為漕使, 嘗行部至泉,題晉江棲真院壁,疑此字乃蘇書也。 王世懋《閩部疏》:「閩地頗畜蠱,其神或作小蛇,毒人有 不能殺者,獨泉之惠安最多。八十里間,北不能過楓 亭,南不敢度洛陽橋。云:蔡端明為泉州日,捕殺治蠱 者」幾盡,其妖至今畏之。以橋有端明祠,而《楓亭仙遊》 屬。端明即仙遊人也,土人之莊事端明如此。

自惠安以南,山漸培嶁以到,海脈窮也。而特多巨石, 林立棋累,不可名狀。或臥或起,恆若位置。嘉木蔭之, 居然園林間景

洛陽橋一名「萬安」,大江中五里,石梁虹臥水上。蔡端 明真神人也。近南岸一山,皆大石。倭亂時,城其上而 樓之,扃鑰甚固,倭不能過。洛陽之南,晉江、虎渡二橋, 亦稱鉅麗。

吳中雖盛有石梁,若令見萬安橋必吐舌,亦猶閩溪 中篙師,不知吳、楚間有萬石樓船也。

泉州城大於福,北負洛陽江,南面晉江,倚泉山而城。 堪輿家謂為「三臺山、八卦水」,故多縉紳。去城東北五 里一荒山,纍纍諸墳,本漏澤也,而名曰「官山。」以泉人 發科第者,其祖父多葬其上,下利後人,遂令逝者體 勢如厲。

泉州城大而土曠,士大夫皆散處。余以六月行部,人 家多依原隰為園林,肩輿過其下,嘉瓜四垂,朱槿熠 燿,綠柚扶搖於短垣之內,丹荔點綴於碧葉之上,真 令人目不暇給。

泉之南北,奇石尤多。有名《紗帽》者,有名《馬頭》者,有名 「鼓」者,有名「青蛇」者,有名「蝦蟆」者,都如巨靈,斧劈五丁, 負置四十里外,一石龜聳坐磐石上,宛若斲成,遂以 名郵。

泉州府部外編

《閩書》:「靈山有默德那國,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回回 家言:「默德那國有嗎喊叭德聖人,生隋開皇元年,聖 直顯美,其國王聘之。御位二十年,降示經典,好善惡 惡,奉天傳教,日不曬,暴雨不濕衣,入火不死,入水不 澌。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中來朝,遂以其道教中 國,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 州,暨卒葬此山,然則二人唐時人也。二人自葬是山, 夜光顯發,人異而靈之,名曰「聖墓」,曰「西方聖人之墓」 也。

獅巖,有神曰廣利尊王。王姓陶,唐時來自江介,行賈 閩廣間,值歲恆暘。一日晨起,遇二人,怪其不類,詰問 之,至於再三。二人云:「恭受帝命,茲土合菑。吾挈囊藥, 分投眾井,俾飲且食,咸畢其命。」陶大驚怖:「郡人何罪, 帝必不爾。」二人相顧微哂。陶復詰問:何物疢毒能畢 眾命試解而裝,俾我別識。二人解示,陶奮褒奪噉,云: 「我代此土生靈,若第休矣。」陶既立化,郡人爭舁法身 供養,為立廟郡治街左,曰糶糴宮。他日賽神報謝,紙 錢揚灰,香煙所指,直詣龜峰。夜有白毫,照耀巖谷。樵 牧驚駭,愬煙灰所由,乃知神屬意此地。郡人因即巖 創廟,舁法身定祀焉。

《稽神錄》:「閩王審知刺史泉州。光啟初,一夕桃林村中 地震,有聲如鳴數百面鼓。及明視之,禾稼方茂,了無 一莖,掘地求之,則皆倒懸土下。其後審知克晉安,盡 有甌閩地。至延曦立村中,復聞鼓聲,時禾已收,惟餘 梗在田。及明視之,亦無一莖,掘地求之,則亦倒懸土 下。其年延曦為左右所殺,王氏遂滅。」桃林村,在州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