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110

此页尚未校对

為拯援,勢使然也。嘉靖間,劇發蒐治,粗賴為安。乃當」 路者諄諄「一勞漸費」之論,終莫能使上下相孚以舉 斯役。則以坊居之民與數里之民,量較利害,彼此相 持,忌騷動,憚靡費,為之長者亦每阻於厲謗,落落難 合,莫毅然任其責。而又率三四年一遷,或有故以去。 孰能操意悉力,措無窮之惠,就難成之功哉?迨庚申 七月,倭奴倡亂,由仙遊出永春,突至安溪,公私殘毀, 民始震悔,帖然相率請於當道,奮議城役。當道可之, 使德化大尹張公大綱度基定址,自西南及東畔一 帶,依溪險阻,可以為基。議定而邑侯陳公綵至。時邑 治殘破,井里蕭條,侯不阻其難,程土物,分財用,稱畚 鍤,平板幹,命日量工不衍於素。踰年而城以內工役 就緒矣。乃以憂去。邑人方皇皇焉,懼斯役之罔終也。 於是蔡侯繼至。當城工未畢之際,物力匱乏之日,民 心幾懈,而謗怨將騰。侯乃一意撫綏,說以先民,民益 趨事忘勞,思以體上官之意,而民可戢。侯亦得以悉 心經畫,隨宜調度。患外城多圮,則砌以石,患土心易 壞,則堅以葺。四門雖完而門樓未建,串樓未覆則無 壯形「勢而垂久遠;水門未開,泊岸未治,則無便民用 而防水患。」凡百偕作,自邇及遠,自內及外,無不堅緻 完密,用以垂帡幪之庇於邑人,而建不㧞之基於治 所者,綜有條理,而其功不磨也。城工既完,而邑治未 建,堂奧弗尊,出令無所,侯用憂惕。乃復展轉區畫,庶 民趨之,不日成之,而堂階宅奧,咸煥然一新,侯之功 益又大矣。於是邑士大夫耆庶等思以永侯之功相 與建碑,以示不忘。邑學博汪君世清、盧學顏以職在 庠序,樂觀厥成,生員吳主恕承命謁余以記請。余惟 天下之勢,不極不反;天下之事,不激不成,人情不大, 更變不通,不久,於今日安溪城成,大有慨焉。昔以承 平極治之世,垂二百年,議「之而不足。今以凋瘁殘傷 之後,不三四年成之而有餘。人情豈甚相遠哉?泰否 相仍,盛衰倚伏之機,大抵然也。天有是時,則人有是 事,使非陳侯興之於始,則無肇斯役之功;非蔡侯得 民感孚之深,經略匡濟之裕,則何以竣二大役?不費 公帑,不動聲色,如此成功之速哉?是皆可書也。」是役, 邑人詹彬咨詢協謀,預營其始,典史楊明課督諸務, 陰陽訓術陳可宗專司會計,分董其役,而耆民陳宇、 吳主謙等,城成而以報於巡撫軍門涂公、巡按察院 王公、分巡興泉道蘇公,親臨閱視,飭戎練兵。郡守萬 君慶、二守丁君一中,咸嘉落成而紀《慶績》云。工起於 壬戌正月,訖於丙寅臘月。週圍約六百六十餘「丈有 奇。城垣連女牆,垛子高二丈一尺,闊一丈八尺。門四, 水門二:東曰『朝宗』」,西曰「阜成,南曰迎薰,北曰拱極。」費 出通縣丁米融派并稅畝等項,計七千四百兩有奇。 串樓則官給銀,每丈六錢,照里班分定界址。蓋戊辰 余為之記。乃令俞侯始至新,飭邑治,興學紀事,閱城 碑並刻,厥績懋焉。侯諱仲章,直隸旌德人;陳侯諱綵, 江西廬陵人。蔡侯諱常毓,廣東東莞人;

泉州府部藝文三

《遊泉山》
隋·孔德紹

名山狎招隱,俗外遠相求。還如倒景望,忽似閬風遊。 臨崖俯大壑,披霧仰飛流。歲積松方偃,年深椿欲秋。 野花開石鏡,雲葉掩山樓。何須問方士,此處即瀛洲。

《遷泉城留侯招遊郡圃作》
後周·詹敦仁

當年巧匠製茅亭,臺館翬飛匝郡城。萬竈貔貅戈甲 動,千家羅綺管絃鳴。柳腰舞罷春風度,花臉妝勻酒 暈生。試問庭前花與柳,幾番衰謝幾番榮。

《題九仙山》
前人

《太白歌》中昔未聞,佛天高處卻逢君。姓名不落人間 世,何事今朝不望雲。

《題二將軍石》
前人

屹然相對兩將軍,化石經年久臥雲。待把山河還聖 主,肯隨方國策元勳。

《過三嶺苧溪》
釋清豁

世人休說行路難。鳥道羊腸咫尺間。珍重苧溪溪上 水。汝歸蒼海我歸山。

《題奉先院東壁》
宋·蔡襄

日照溪山生翠光,春深花草雜幽香。登臨誰識遲留 意,門外埃塵去路長。

《金粟洞》
白玉蟾

白雲亂山深復深,洞口枯樹鳴幽禽。玉雪影梅春寂 寞,琅風韻竹夜蕭森。海流城外青羅帶,巖聳天邊碧 玉簪。憶著仙人鄭文叔,淚隨夕照落平林。

《遊金溪二首》
朱熹

扁舟轉空闊,煙水浩將平。月色中流滿,秋聲兩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