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108

此页尚未校对

《馬山圖記》
李開芳

予曩耽永春山水,每遊必與顏左史範卿俱。嘗飲範 卿所酒中,相與溪行,樂而忘返。是時秋霽,青林絳葉, 點綴若綺繪,遂發登山之興。至雲居寺西,夕矣,範卿 曰:「去此十里而遙,有馬山,峻絕奇勝,奈險遠何?」予躍 然曰:「亡奇耳,有奇咫尺矣。」明發,循山脊,躡霧露中,日 晏始至。寺僧出迎,相勞苦。寺在絕頂,若冠基,階外無 餘地,庭中有奇石,蘿蔓蒙之。每驟雨,雷自罅中發。下 視環百餘里,千峰萬嶺,首會脊顧,溪流百道如織,蓋 山谷一大觀也。次日黧明,與範卿立寺後盤石上,待 日出。環顧繚白縈青,邨聚歷歷。俄而溪雲湧上,初若 甑煙,少選,沈山駕壑,若巨海大澤。巳若霖雨拂於面, 飄颺而去,旋開朗如初。範卿謂予:「樂哉斯遊!登天門 觀日以臨滄溟,望游氣吐吞,寧奇是耶?」飯畢,別僧下。 至猿步寺十里,又十里至鳳山寺,始從平地行。當其 時,予與範卿俱壯年,不輿不杖,搜奇陟險,無遠不至。 至則分韻賦詩。詩雖忘槁景,未嘗忘心也。

《遊靈山記》
周道光

泉州郡城之東為仁風門,門之外半里許,稍折而東 南,遵湖岡行望之纍然鬱然,祥光瑞靄,隱隱呈露其 中,若有真藏焉者。問之土人,曰:「此靈山聖墓也。」考之 郡乘不載,見於《山敘》者,曰:「此山府城之主山也。其東 支為石壁、石頭、聖姑、紅蝦諸山」,疑聖姑之名即此。蓋 自異域之教流入中土。有回回教者,其始祖不知何 「代氏姓,樂此丘而藏焉。」余心異之。別駕關朱明公,先 期集同志者五六人,偕余往焉。入門徑路甚湫隘,登 其堂境界覺別陟其巔,中有鬣封者三,即聖墓也。墓 之前,右有小閣,為禮拜所。左有疏軒可憩。面西而南 戶可以遠眺。望靈源寶蓋,隱約橫亙,蚶江法石,周遭 環抱,不暇悉數。而東南之勝概一覽在目。門之東有 比丘尼廬,後為浮屠藏蛻之地。門之左有石一區,曠 而夷,上可坐百人。中有卷石,其形肖丸,而下不屬,勢 重萬鈞。然以一夫撼之,則兀兀然動搖,亦奇觀也。或 曰:此山之形類獅,而是石則類毬。再考之《郡志》,「府城 之南十里有獅山。」則此特以意象言之,而非其名之 正也。余以此石類毬,而其色蒼然,沈碧似玉,因名之 為碧玉毬。吾聞大道無名,元始無形,太極一丸也。兩 儀肇判,天地卵丸也。二曜成魄,日月跳丸也。須彌為 芥子,泰華為梯米。動靜互根,名實奚辨?「矧山之名,曰 鼓、曰帆、曰旗、曰爐、曰筆、曰帽,似茲者不可殫述,皆得 象斯得名者也,又何獨於毬焉疑之?」僉曰:「大哉言歟! 名稱」之矣。

《遊筍江記》
王慎中

郡侯程習齋公治泉之八月,與客游於筍江之滸。夫 其浩溔澄涵之水,流日夜之不息。演洋洄洑,放乎大 海,浮於曲折。迤邐之遠,不知其幾百里;而空曠寥廓, 際乎目之所極,若在几席之外。膏原漫隰,彌望逶靡, 畫什伍而里縱橫。巒驤峰踴,迅勢驟形,凜乎其不可 控。臨兩涯而四眺,則若逗若拱。徊翔停峙,睠留不忍 去,各獻妍態,映燭乎玲瓏泓澈之間,而光晶新爽,飛 散下上,媚雲氣而麗煙霏。蓋亦奇矣。若夫高帆疾艣, 出沒於霧濤;風浪相銜,首尾而離離;漁篷釣艇,謳嬉 遞發;前唱後和,擊楫空明。魚沉而鳥起,川虛而山蕩。 於微茫晻靄之中,灌木菀柳之駢羅;鸛鵠棲止,鳧騖 還集。輕簷細梠,隨曲成構。延亙仄複,鑑晴波而漾倒 景。斯則民事之動,因乎山水,而公與客得以為瑰傑 詼怪之觀者也。至於靚妝袨服,會一州之士女,沿隈 循涘而不可選,紛散互合,莫窮其往來之所從。文蓼 芳荃之繽郁,遺履舄而罣褂裳,激豪吹之清越,哀繁 絲之要眇,淋漓顛倒,徙倚雜遝,忘其岐道之所向,而 忽乎日之將夕。斯則人生之娛,感乎物節,而公與客 又得以同其歡適嘉洽之意者也。公飲酒樂甚,顧謂 客曰:「吾所得以為觀者,彼方勞於有所營,役役而不 得休,而豈知是之為美,而吾獨得之以為遊娛於物 節者之以為遊矣,徒徇乎耳目之好,而甘於漿炙之 味,而烏知吾之所樂?惟我能與之同其意,而彼豈誠 能同於我哉?今日之游,蓋亦云樂矣。然而此江常在, 泛日月之無窮。前乎游此者不知幾何人,而聲磨跡 滅,與水俱逝,皆已化為浮漚,游沬而不可尋矣。不有 文字以託於不泯,則後之人孰知吾與公等之樂於 是也?」余曰:「昔叔子峴山,山公習池,與夫柳惲之具區, 蘇子瞻之西湖,其光景物象,備極一時之美,文雅照 耀,意氣雄俊,既擅絕於當日,而風流餘韻,於今猶可 稱思。至其從史鄒湛,以及方外惠勤、參寥之徒,皆因 以不沒於後世。然則客方有託於公,而此江雖常在, 其名或當由是以顯。公顧謬意鄙陋無能之文,為足 以圖不泯之盛事,豈不過哉?」言已,酒罷,公與客別,而 予退為之記。

《金溪遊記》
前人

「一畝之宮,環堵之室,墐陰而牖明,畜妻子其中而身 與為處。出戶而行,前有擊轂之車,後有連帷之衽」,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