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42 (1700-1725).djvu/101

此页尚未校对

而建斯亭也,可署曰「二公亭。」雖芻蕘之云,其實有謂。 二公不忽,遂以為號。小子藝忝於文,曾觀光上國,去 之日,歷越游吳,歸之晨,踰荊泛漢,會稽之蘭亭,姑蘇 之華亭,襄陽峴首,豫章湖中,皆古今稱為佳境。或棟 宇猶在,或基址未沒,山川物象,遍得而覽。方之於此, 遠有慚德。懿哉!二公!智周德厚,卜地如此,感民若彼, 俱非飾說。入吾邑者升吾亭者知之。古之製品物,造 宮室,咸有銘頌,以昭其義。斯亭也,豈無斆古而為之 章句者?小子薄劣,不敢議其事,粗述其指,始為之記, 兼借二公之名紀於左,以為邦榮。在位賓僚,亦以序 從公而列。貞元九年三月二十五日記。

《泉州宴赴舉於東湖序》
前人

貢士,有宴我牧席公,新禮也。貞元癸酉歲,邑有秀士 八人,公將薦之於闕下。古者相覿相祖,有享有宴,享 以昭恭儉,宴以示慈惠,二典為用,鮮或克兼。諸侯升 俊,造於天子,遣之日,惟行鄉飲酒之禮,則享禮也。胾 肉元酒,莫飲莫食。公念肉不使食,則仁不下浹;酒不 使飲,則歡不上交。方欲激邦俗於淳醨,致王人於德 「行,而賢者仁未伊浹,才者懽未我交,其若蚩蚩何?」秋 七月,與八人者鄉飲之禮既修,乃加之以宴,餚移己 膳,醴出家醞,求絲桐匏竹以將之,選華軒勝景以光 之。後一日,遂有東湖亭之會。公削桑梓之禮,執賓主 之儀,揖讓升堂,雍容就筵。樂遍作而情性不流,爵無 算而儀形有肅。鏘鏘焉,濟濟焉。於是老幼來窺,盡室 盈岐,非其親懿,則其閭里皆內訟而選善焉。於戲!行 其教,不必耳提而口授;移其風,不必門扇而戶吹。公 斯宴則風移教行其間矣,真盡心竭誠、奉主化民之 宰也。煙景未暮,酒德俱飽,有逡巡避位而言曰:「夫《詩》 者,有以美盛德之形容。君侯因片善附小能,迴一邑 之心,成一邑之行,昭吾人恭儉於嘉享,示吾人慈惠 於清宴。迴人心,成人行,周孔之才也;昭恭儉,示慈惠, 管、晏之賢也。不有歌詠,其如六義何?」是日,人有《甘棠》 《頖宮》之什,客有天水姜閱、河東裴參和、潁川陳詡、邑 人濟陽蔡沼,佐贊盛事,亦獻雅章。小子公之甿幸,鼓 微聲,先八人者,鳴捧豆,伺徹。時在公之側,睹眾君子 之作,遂作《十商之後書》。其旨

《泉州初建安溪縣記》
後周·詹敦仁

「夫萬戶而置郡,千戶而置邑,古制也」,泉之為郡古矣。 小溪場西距漳汀,東瀕溟海,乃泉之一鎮守也。地廣 二百餘里,三峰玉峙,一水環迴,黃龍內顧以驤騰,朱 鳳後翔而飛翥。土之所宜者,桑麻穀粟,地之所產者, 麞麈禽魚。民樂耕蠶,冶有銀鐵,稅有竹木之征,險有 溪山之固。兩營之兵,額管二千餘人。每歲之給,經費 「六萬餘貫,地實富饒,是豈不足以置縣歟?」敦仁奉命 以來,視事之始,既嘉山川雄壯,尤喜人物夥繁,思築 而縣之,乃以狀請於郡太守,未幾而報可之。令下,增 割。南安近地,新揭清溪美名,敬奉以還,大懼弗稱。矧 新邑發岡,自乾亥而來,轉勢從辛兌而入,向丙巳以 奉《離》明之化,流寅甲以伸震疊之威,「左環右接,如抱 如懷;前拱後植,若揖若拜。」折為四鄉一十六里,通計 一邑幾三千餘戶。梓列以圖,卜契我龜。當三農收斂 餘暇,適二營番戍休閒。便近之戶,役止三日,而民不 告勞;築作之工,計不踰年,而兵不憚用。崇門豎樓,所 以嚴其勢;繩廊周宇,所以處其吏。屋不華而加壯,寢 僅足以為安。居民鱗次,雍雍然以和;官廨翼如,濟濟 而有辨。由陸而至者,必出其途;自水而運者,會流於 下。坐肆列邸,貿通有無。荷鍤執筐,各安職業。土沃而 人稠,風淳而俗朴,真東南形勝之地,實疆場衝要之 區也。初經營於「顯德大火」之首冬,遂落成於明年小 春之下。澣!苟完苟美,不至侈矣。曰庶曰富,又何加焉? 其奈地華人質,業儒者寡,是豈教有未及者歟?殆亦 有待而化者歟?豈知秦奢、魏褊,俗尚未易以轉移;夷 清、惠和,聞者尚能以興起;顧上之人所以作之者何 如耳。敦仁不能遠引古者之說以為喻,請以鄉邦之 事而昌言之,可乎?爾閩之初,人未知學;自常公觀察 以來,有歐陽四門者出,豈曰彼能而我否?「孰謂昔有 而今無。」蓋未然者,猶有所待而然,未至者,當有所勉 而至。齊變至魯,魯變至道。盛事鼎來,以答山川之靈; 雄名日起,以續龍虎之號。曰「教之令」,固不敢不勉而 從令之教。爾邑之人,當交相勸勉,以副令之願望。猗 歟休哉!丙辰十月甲辰日記。

《清隱堂記》
前人

清源之西踰百餘里,有地曰清溪,去邑之西又踰百 餘里,有山曰「佛耳」,峭絕高大,遠跨三鄉。有田可耕而 食,有山水可居而安。予既卜而築之,爰取清幽之義, 榜所居之堂曰「清隱。」若夫煙收雨霽,雲捲天高,山聳 髻以軒騰,風梳木而微動,殆若曉妝臨鏡,夜籟沉聲, 寒泉聒耳,戞玉鳴琴。非宮非羽,五音不調而自協;不 絲不桐,五絃不撫而自鳴,此其所以為清者也。然與 其適於耳目之外,孰若得之胸襟之內。「春而耕一犁 雨足,秋而收萬頃雲黃。」饑餐飽適,遇酒狂歌,或詠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