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8 (1700-1725).djvu/8

此页尚未校对

望湖橋 在縣西門外數武。舊《志》:楊、郭二先生祠在湖口,民登望之,故名。康熙六年重修。盛家橋  、村口橋  、南寧橋。

南滲橋 、四橋俱在縣西門外里許。里人來士創建。

村口閘橋 在縣西八里。

資福橋 在縣西十里

望海橋 在縣西,舊名「王家橋」 ,邑宦來端本建。「應道」 橋 在縣西,舊名「光濟橋」 ,邑生來援同、來應期建。

江龍橋 在縣西,舊名「湯家橋。」 來端蒙、端操建。三中橋 在縣西,舊名「孫家橋。」 來日升、來端容建。

海山橋 在縣西來保。來潮建。

莢竹山橋 在縣西。里人來弘輝剏,孫來士重修。凡橋梁傾圮者,弘輝皆為修理。

東湖鎖翠橋 在縣西,邑官來端蒙建。

飛虹橋 在縣西

永封橋 在治北一里許。明嘉靖戊午,張封君翼孫封君煥開堰立橋,令魏堂定以今名。雲津橋  、望峰橋 俱在縣北里許,今廢。張家橋  、金家橋 俱在縣北一里。

普惠橋 在縣北。舊名「和尚橋」 ,令魏堂修。東百石橋 在縣北二里。里人丁應雷助建。西百石橋 在縣北二里。

施家橋 在縣北三里

郎家橋 在縣北五里

廣濟橋 在縣東北五里。舊名「洞橋」 ,令魏堂修浮橋 。距縣五十里,其江曰「橫江。」 東為山陰天樂鄉,南為桃源尖山埠,明時,上有義渡船。

皇清順治三年,王師達閩,始建浮橋,共船一十六隻。

山陰、蕭山兩縣均派,每年修築,不派別都。王灣橋 在縣南三十里,舊名王灣渡。東為山陰,西為苧蘿鄉。

汀頭橋 在縣西南三十二里。舊名汀頭渡。南為山陰,北為來蘇鄉。

所前橋 在縣西。稍折而北,東為山陰,西為來蘇鄉。

鳳仙橋 在縣北,舊名「周家渡」 ,今俗呼「金雞山橋。」 東為山陰,西為來蘇鄉。

江橋 在縣北,折而東,舊名「捨浦堰。」 南為山陰,北為里仁鄉。

西興渡 是為錢塘江東岸,在縣西十里,吳越通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