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85

此页尚未校对

《租穀》三百五十九石一斗六升。

廬陵縣儒學 在縣治北二里許。宋慶曆中建。紹興六年重修。十五年闢地為講堂。慶元、咸淳相繼修建「進士第一堂。」 元元貞間建立心堂。延祐中修大成殿。明洪武、宣德、正統初皆重修。成化中,徙學門左坊,增置齋舍。中為明倫堂,堂列諸石刻,東西列明德、育材兩齋。後左為神庫、公廚,為二訓導廨,為射圃,右為教諭廨。廨有立心堂,後建墨池亭。稍南號舍數十間,前為鄉賢祠、名宦祠,右為學門。堂之南,大成殿,殿東西兩廡直前為戟門、櫺星門。隆慶辛未,改建於仁壽山白鷺書院。嘉靖壬辰,復遷原所。

皇清順治十六年、十七年、康熙四年繼修。

景賢書院 即仁壽山景賢堂也。康熙丙午,守道施閏章講學於鷺洲,紳士病其涉,復建於此。依仁書院 在城內榻水橋,李忠肅邦華講學處也。

鳳山書院 在郡城西。元初置山長,大德間罷。至正三年,廬陵縣尹管文通重修。

《青原會館 》在青原山聖域坊之內,置有講學田。

西原會館 在能仁寺左。唐為吉州司戶杜審言詩社。宋祀杜參軍諸人於其社,號「詩人堂。」 今廢。

明學書院 在儒林鄉,曾養全先生講學於此。光祿書院 在淳化富田。宋開寶二年里人劉玉建。

鳳岡精舍 在永和鎮。元延祐中建,後兵燬。明洪武中,改建草堂廟,荒址。正德中,鄉儒復改建於獨巖。

鳳山別墅 :曾宏父創。

小學 在旱館驛,明嘉靖中建。

社學 明天順中建,後燬。

皇清順治中,重建。

《禮》字社學 。在中興寺。

「樂」 字社學 在府治旌善亭左。

射字社學 在團倉巷口。

「御」 字社學 在榻水橋頭。

「書」 字社學 在元妙觀前。

數字社學 在乾明寺

「格」 字社學 在乾划船廟。

致字社學 在南門外關王廟。

「誠」 字社學 ,在習溪橋。

正字社學 在水站前

修字社學 在田相公廟前。

「齊」 字社學 在隆慶嶺上。

「治」 字社學 ,在侍中廟。

「平」 字社學 在三聖廟,今俱廢。

義塾 瑯瑚蕭茂林,明景泰間興舉六義,曰「義館,以教族子也;義倉,以賑族人之急也;義塚,予棺以地,俾無歸者有藏也;義亭、義渡,濟宿賓旅也;義陂,資溉者眾,而我恆濬築也。」

義學 久廢

皇清康熙間重修。

學田 明嘉靖四十二年,知縣陳楠捐俸置田五十畝三分。

外縣

泰和縣儒學 舊在縣西延真觀之左。宋咸平間,徙置今地。建炎初,門廡寖壞,重新之。元升為州學。元至正十一年,增建齋堂四所,復為縣學。

皇清順治十二年重修。

學租 元邑人李以中捐置。萬曆三年邑人經歷嚴子容復捐田一頃六十畝。

吉水縣儒學 在縣治東北。宋天聖間建,東向。慶元間改建南向。元升為州學。明洪武間仍為縣學。天啟四年增創。

皇清康熙元年,署縣事理刑陸璿捐資製東西兩廡。

戟門。十一年,教諭游運開復重修。

同江書院 :在同水鄉。曾見臺建。

江陽書院 在五都元潭。祀羅文恭。

崇桂書院 在二十都烏江。鄒南皋建。

曲江書院 在五十五都三曲灘,羅匡湖建。瀧江書院 在文昌鄉四十四都水北縣令沈裕建。

登東書院 ,在東廓傅家橋上,久圮。康熙初,曾和鄉買熊氏居,修《續書室》。

泮東書院 即「鄉賢祠。」 在學宮之東。

文明書院 在南坊龍華寺後。

復初書院 在縣西,邑令陳玉輝建。

仰山書院 在縣北,今圮。

仁壽書院 在四都,今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