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31 (1700-1725).djvu/74

此页尚未校对

雲騰廟橋 在雲騰嶺下。宋咸平間建,甃之以石,崇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西通儒行鄉,東通郡城。

周家陂橋 在城西五里「周家陂」 ,因名,建立未詳。甃石為之,崇一丈五尺,廣一丈二尺,長二十步。西通儒林鄉,東通郡城。

竹瓦橋 邑西九十里敖城,宋邑人曾仲嶷修。舊曰「竹溪」 ,因以竹瓦覆亭,故名。橋之旁有竹溪路亭,曾弼建,以便休憩。

劉家橋 在第五都板塘江背。劉易建。

石橋 一曰「鄒公石橋」 ,在城西明月岡,建立未詳。甃以磚,高二丈五尺,廣半之,長二十步。西通儒林鄉,東通郡城。久廢。

黃岡木橋 在縣東十里坊廓鄉,以近「黃州鋪」 ,故名。宋明道二年,里人共架木為之,高三丈,廣一丈五尺。南通梅林渡,北通吉水縣。

多寶橋 在縣西十五里儒林鄉多寶院前。宋紹興間,僧性海建,甃石為之,崇三丈,廣半之,長二十五步。北通大皋渡,南通永市。明洪武十年,僧興道重修。

櫟溪橋 在縣南四十里永福鄉十六都。相傳宋景定二年建,砌石為之,高二丈,廣二丈五尺,長二十步。明洪武四年,里人劉崇重建。南通泰和,北通郡城。

仁恩橋 在縣南四十里永福鄉。建始未詳,甃以磚石,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明洪武十五年,興明寺僧空海重建。

何山橋 北鄉何山,吳楚通道也。高三丈,廣半之,長二十丈有奇。明景泰甲戌,水圮,守張瑄率富民營之,又建亭十間。御史孫鼎記。

何山下市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儒行鄉。建始未詳。甃石為之,高三丈,廣半之,長二十餘步。架屋三間。明成化二十一年,里人孫天巽重修。西通安福,東通郡城。水自冷水坑發源,經什香,歷楓江,過三江口,會大江。

上觀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儒行鄉「上觀。」 宋咸平間鄉人共置。明洪武十五年,里人張志達捐資重修。高二丈五尺,廣半之,長九丈。下甃三洞,西通安福,東通郡城。水自冷水坑發源,曲折經吟溪橋,會於大江。

藤橋 在縣二十五里坊廓鄉。昔傳有古藤交互,鄉人因結藤橋,上甃以石,凡五墩。唐建中置。明洪武二十年,里人劉仲戩重修。高二丈,廣一丈一尺,長二丈五尺。西通河山上下橋,東通郡城。

坤溪橋 在縣北五十里儒行鄉六十三都。建始未詳,明洪武三十年,里人彭志祥重修,甃以磚石,連岸四墩,高四丈,廣二丈五尺,長四丈。東通郡城,西通安福。水自五十二都沙石塘發源,歷楓江橋,過三江口橫石會大江。

什香橋 在縣北四十里儒行鄉。唐貞觀間僧福林建。明洪武十五年,里人劉克正重修,高廣各二丈,長二十步。西通何山市,南通郡城。大櫟橋 在府城北仁五十都。未詳建始。明洪武二十年甃以石,高二丈,廣半之,長十五步。北通安福,西通郡城。水自韓南曲折而出,合於「贑水。永樂中水決。正統間重建,上增置橋亭」 七間。楓江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儒行鄉,唐武德間僧辨公建,明洪武十年里人王仁安重修,架磚為之,高二丈五尺,廣一丈二尺,長三十步。西通安福,東通郡城。

清江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坊廓鄉。宋端拱二年建。明洪武九年,里人陳仲華架磚甃石重修,高二丈,廣半之,長二十步。南通富田,北通郡城。印岡橋 在縣北八十里延福鄉六十都。宋建炎初里人羅良弼修,崇三丈,廣半之,長三十步。北通吉水、桐江,南通郡城。

復溪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坊廓鄉七十二都青原山。元至正九年,淨居寺僧復溪建,因名。甃石崇二丈五尺,廣半之,長三十餘步,覆之以亭三間。東通青原山,西通浮溪市。

雲矼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行七十二都復溪橋上流。以其近青原山,渡之者如躡雲磴,故名。甃以磚石,高廣各與復溪同。無亭。

飛錫橋 在縣東南十六里,行七十二都淨居寺前。唐七祖禪師於此飛錫,故名。甃以石,高廣各與《雲矼》同。

萬善橋 在七祖名山「紅亭」 之前。

待月橋 在青原山,一名「谷口橋。」

金粟橋 一名「迎風橋。」 在《百花臺》之址。

通仙橋 在縣南十五里儒林鄉。以近王仙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