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70

此页尚未校对

圖建元笑隱和尚重修

開福院 ,在郡西南七十里。赤眼禪師結庵,唐賜號「興國」 ,宋太宗賜今名。

禪淨院 又名「中興院」 ,唐僧臨濟建。

偃臺院 舊名「靈峰庵。」

淨居院 在郡北二十里。唐僧善道建。

香林院 在太平寺前,唐建。

《竹林院 》,在獅子峰下。唐法熙和尚建。

昌法院 在郡南二十四里,宋僧清巖建。真教院 ,一名「雲峰庵」 ,去郡西二十五里,宋僧智傑建。

祖教院 舊名「上堰臺庵」 ,在三峽橋前。宋僧正照建。

凌霄崖院 一名「明真院」 ,在郡西北二十五里,唐僧馬祖建。今馬祖像猶存,中可容數十人。旁有石甃亭臺,泉石幽秀。

淨妙院 在青牛谷,宋僧道銓建。

皇清康熙九年,僧慧明重建。

法安院 在落星石上,宋建。黃庭堅有詩。聖來院 舊名「淨名庵」 ,九疊屏西,宋僧道敬建。淨住院 舊名「資勝庵」 ,在郡北二十五里。乾祐間,僧文偃建。

永泰院 在郡北二十六里。宋元祐間,僧慧堅創。

證道院 在郡北二十八里。宋僧大慧建。道林院 在郡北三十里。宋乾祐間僧雲門建。覺性院 一名「寶靈院」 ,在郡西三十里,宋僧智廣建。

船巖院 原名「重巖院」 ,在郡北三十里,唐大曆間,僧淡雅建。

香泉院 在谷簾泉下。流出杏林,故名。

總持庵 在建昌門內,宋僧大虛建。

化度庵 在郡東一里,宋漏澤園,以本庵僧守之。

寶慶庵 在郡西十里,宋僧智慧建。

石牌庵 在郡西十里,有石牌坊,宋僧慧明建。東寶庵 在郡北二十里,宋開禧僧清瑜建。精舍庵 在郡南二十里,宋僧慧安建。

東登雲庵 在郡北二十里,棲賢寺口,亦有登雲庵,故以「東」 別之。僧智明建。

佛祐庵 在郡北二十五里,景泰中,僧弘贊建。稠林庵 在郡西北二十五里。唐僧智達建。天宮庵 在白雲峰下,唐僧善智建。

金獅臺庵 在郡北三十里。宋僧惠昭建。白石庵 在楞伽院西,宋李公擇讀書處。公擇及第,以詩寄庵僧云:「煩師為掃山中石,待請歸時欲醉眠。」 明景泰中,僧德正重建,改名「白雲。」 今仍名白石。

《青松庵 》在白石庵西,僧道嬾建。

觀音庵 有二,一在五老峰下,宋僧智超建;一在丹桂鄉。

萬華庵 一名「重巖庵」 ,在郡西三十五里,晉僧法智建。

布水庵 在布水側,宋僧復古建。

大明庵 在郡西四十里。唐僧法順建。

乾壽庵 在郡西四十里。僧正誠建,明成化初,僧道聰重建。

皇清進士錢正振讀書於此。

長興庵 在郡北四十里,宋僧清嚴建。

浮橋庵 在郡北四十里,架木以渡。明正統間,僧德觀建。

毗盧庵 在郡西四十里,元僧靜真建。

佛殿庵 在郡北四十里。宋僧法宗建。

大雄庵 在淨惠寺後,唐僧尋山建。

蟠龍庵 在郡北四十里,晉僧跋蹬建。

《黃洞源庵 》在紫霄峰下,今不知何處。

李道沖庵 亦在紫霄峰下。

彌陀庵 :在城東北,久廢,以其址為今操場。其後,僧又於場建庵窩,土寇以破郡城,知府聶應井焚燬之。

甘露庵 在紫陽門外吳宅故地。順治十一年,部院蔡士英、臬司李長春新創正殿。康熙七年,知府王秉忠新建前殿,今為歸宗下院。

《下庵 》:在釣魚臺西,宋尼僧妙善建。

臥龍庵 在府西北二十里。蒼崖四壁,怒瀑中瀉,大壑淵深。有黃石數丈在激浪中,若蜿蜒飛舞,故名「臥龍。」 宋朱熹作庵其旁,欲以休隱,乃繪諸葛亮像於中。

清淨退庵 在棲賢橋。劉凝之既隱,嘗乘犢廬山寶峰,僧結茅以待之。後朱文公守康,即寶峰舊址立「清淨退庵。」 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