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9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例每丁于本戶該納丁銀內扣除免銀七分一釐五毫五絲九忽七微一纖一沙外,實徵解部銀八分四釐八絲三忽八微三纖。

《寔在編》差丁七千四百三十二丁,每丁徵銀一錢五分五釐六毫四絲三忽五微四纖一沙。共徵丁銀一千一百七十四兩九錢八分九釐。內《刊書》額內陞補迯亡銀七兩三錢二釐八毫,額外餘丁不免解部銀六兩九錢一分九釐六毫。

帶徵鹽鈔銀一百四兩三釐七毫七忽。無閏止徵九十六兩四釐。

南康府田賦考        府志

府總

官民田地山塘共計一萬八千三百九十五頃二十四畝一分三毫,每畝各徵不等。

額編糧差加增地畝銀,共計七萬三千六百八十七兩三錢三分八釐七毫。內除星子縣白鹿洞田糧免四差銀一十兩五錢一分一釐三毫、建昌縣學田糧、白鹿洞田糧及王美八入官洞田糧共免四差銀三十四兩一錢八分五釐三毫,俱不徵外。

實徵銀七萬三千六百四十二兩二錢四分二釐一毫。內刊書「額內扣解四縣紳衿優免」 銀共六百四十六兩八錢九分四釐一毫八絲七忽零三纖。

額編官民米,共計四萬一千五百三十三石八斗六升二合二勺一抄六撮。

《丁地》二項,共徵銀八萬一千五百二十二兩五錢一分八毫。

外,「田產下增本折物料時價」 銀三百一十九兩九錢九分三釐二毫。

又丁地下增匠班正腳連閏銀一百二十七兩四錢二分三釐八毫。

都、建安三縣漕糧正副米共三萬三千一百六十四石五斗七升七勺。

楊林河泊所原額「星子、都昌、建昌、安義、德化、德安六縣」 課米,共四千七百五十九石二斗六升二合八勺。每石編徵銀一錢。

共銀四百七十五兩九錢二分六釐二毫八絲。外湖口縣原額課米四百二十七石二斗二升六合七勺。每石編徵銀一錢五分。

共銀六十四兩八分四釐。

每年原額課鈔、麻、鐵料銀共五百四十兩一分二毫八絲。內額解戶部項下課鈔銀九十六兩六錢七分五釐二毫。工部項下麻、鐵料銀四百四十三兩三錢三分五釐八絲。

共腳耗銀五十一兩六錢二分二毫。遇閏年共加正銀四十兩八錢三分四釐四毫五絲,加腳耗銀一兩五錢八分。於康熙三年奉題改入「丁地兵餉。」

星子縣

官民田地山塘共計一千六百五十二頃六十四畝九分五釐七毫,每畝各徵不等。

一則田,二百一十三頃九十二畝三分八釐二毫,每畝徵銀八分三毫三絲三忽九微九纖。米六合二勺三圭二粟。

二則田,五百五十五頃七十八畝二分八釐六毫。每畝徵銀七分二釐七毫四絲三忽六微六纖。徵米五合六勺一抄四撮四圭九粟。

三則田,二百五十九頃七十畝三釐三毫。每畝徵銀五分一釐四毫三絲四忽九微二纖。徵米三合九勺六抄九撮八圭四粟。

四則田二十五頃畝,每畝徵銀二分九釐三毫九絲一忽三微八纖。徵米二合二勺六抄六撮四圭八粟。

五則白鹿洞田一十頃二十七畝一分五釐,每畝徵銀八分三毫三絲三忽九微九纖。徵米六合二勺三圭二粟。

一則地二十五頃八十二畝六分七釐一毫。每畝徵銀一分四釐六毫九絲四忽九微七纖。徵米一合一勺三抄四撮二圭四粟。

二則地一百一十一頃九十一畝四分一釐三毫。每畝徵銀一分二毫八絲六忽九微八纖。徵米七勺九抄三撮九圭七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