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24 (1700-1725).djvu/6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三釐六毫二絲零

每折實田一畝,徵米三升九合一勺四抄零,共徵米二千四百一十九石九斗九升六合五勺六抄零。

每折實田一畝,徵黃豆二升五合一勺七抄零,共徵黃豆一千五百五十六石三斗一升一合零。

建德縣

原額田、并地基、塘折田、共折實田七百八十六頃三十畝九分九釐八毫三絲零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一錢一分四釐八毫七絲零。

又科漕糧贈貼銀二釐八毫五絲一忽三微零,通共該銀九千二百五十六兩八錢三分四毫零。原額官民山一十六頃三畝九分,查係雲霧荒山,照舊折納山租鈔銀七錢九分五釐三毫三絲。

每折實田一畝徵米七升八合四勺一撮零,又徵漕糧贈貼米二合八勺五抄一撮零。通共該米六千三百八十八石九斗九升六合一勺八抄。

每折實田一畝,徵黃豆一升二合五勺零,共徵黃豆九百八十三石。

東流縣

原額田并地、山塘折田、共折實田四百七十頃五十六畝九分一釐二毫六絲零

每折實田一畝,科銀一錢四分九釐一毫九絲四忽零。

又科漕糧贈貼銀三釐三毫七忽八微零,通共該銀七千一百七十六兩二錢八分七釐六毫八絲零。

每折實田一畝,徵米八升九合七勺四抄六撮四圭零。

又徵漕糧贈貼米三合三勺七撮零,通共該米四千三百七十八石八斗四升九合三勺一抄。每折實田一畝,徵黃豆一升七合八抄八撮零。

池州府漕運考        通志

府屬總

康熙二十二年,額徵漕糧正、耗稉米三萬五千石。內正兌稉米二萬五千石,耗米一萬石,贈米一千七百五十石。

贈銀一千七百五十兩

《輕賫》銀三千二百五十兩,蘆蓆七分。折色銀九十六兩二錢五分。

《楞木》七分折色銀、一兩四錢四分三釐七毫五絲

松板七分,折色銀一十兩六錢三分四釐七毫五絲。

《蘆蓆》三分《本色》三千七百五十領

楞木三分,本色折銀六錢一分八釐七毫五絲。松板三分,本色折銀四兩五錢五分七釐七毫五絲。

裁扣書辦工食銀九百七十四兩四錢,人役工食銀七百兩。

省衛漕項南米五千一百七十七石九斗四升八合三勺三撮七圭三粟四顆零。

新安衛池州幫運軍行月本色米三千六百五十八石五斗。

池州府風俗考        府志

本府

宋盛約《中和堂記》:「民淳氣和,眾貨畢給,雖人物稠夥而訟不嚚,雖租賦浩穰而聞令畢集。」 舊志:「祀社畢飲,執手踏歌。」

《郡志》:「以漁獵為業。」

《石埭志》:「冠婚、喪祭互相周恤。」

《建德志》:「君子尚禮,黎庶敦龐。」

《貴池縣 》「剛柔既殊,雅俗亦分。人志懷刑,衣冠濟濟。」

《青陽縣 》「昔稱《嚚頑》,今多《禮讓》,文學漸興,科第稍振。」

銅陵縣 人,性便利,喜動貢賦,《難科經生學士》,文雅彬彬。

《石埭》縣 士知向學,民多尚儉,稼穡之外,尤力植杉。

建德縣 人。性機敏,往哲熙熙。軍民隸於二省,健訟由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