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101 (1700-1725).djvu/94

此页尚未校对

莊嚴寺 在櫟陽里

玉皇閣 在新豐鎮

太白閣 在交口鎮

吉祥寺 即僧會司。在新義里。

行觀寺 、興龍院 俱在新義里。

興化寺 一名《草堂》。

彌陀院 俱懷仁里

莊嚴寺 、千佛寺 ,俱張市里。

白塔寺 、寶峰寺 、九曜寺 俱賈村里。聖壽寺 在西市里。

中聖寺 、聖力寺 ,俱戲河里。

法輪院 在田王里

通靈寺 、圓明寺 、《豐稔寺 》,俱「孝義里。」 弘教寺 、玉泉寺 ,俱「朱奚里。」

迴龍寺 在亨利里

廣教寺 永興院 、法輪院 俱在任留里。

圓覺寺 、溫公寺 俱東陽里。

能仁寺 、懷池寺 、清涼寺 ,俱「閻孟里。」 華藏寺 、弘福寺 ,俱「義門里。」

弘濟寺 建福寺 福藏寺 俱東梁里。興福院 金佛寺 大雲寺

聖壽寺 俱張北里

興國寺 在三田里

覺法寺 在五代里

土佛寺 在歸厚里

清涼寺 、龍遊寺 俱相恭里。

奉石佛寺 、三聖寺 俱中留里。

大力寺 、天王寺 俱懷德里。

觀音寺 、安福寺 ,俱雨金里。

釋迦院 在任村里

龍應寺 在北郭外

靈泉觀 即華清宮。後晉天福中,改賜道士,故以「觀」 名。今有東西二庵。

元真萬壽觀 在田王里。

太清觀 在王龕里

靈真觀 在縣境

靈應觀 在泠口鎮

龍遊觀 在相恭里

德清觀 ,在驪山上,即露臺祠,今云「祖廟。」 興國寺 ,在縣西門內。

后土寺 在縣東關。明呂涇野嘗與門人輩講學,改為「雲槐精舍。」

竹林寺 在縣西許村,鄰於寇萊公竹林,故名。「莊嚴寺 」 在縣西許村,一名「旗杆寺。」

清真寺 在縣南渭橋,元至正年建。

崇興寺 在縣西五里。金明昌年建。

崇皇寺 ,漢薄姬至此,誕文帝。唐初置,宋太宗賜額。

隆昌寺 在縣西毘沙鎮壁有呂涇野詩。後壁壞,僧真端并里人蕭屠拜請涇野子重書。昭慧院 ,唐大中年建,以其在咸陽、渭陽、涇陽之間,亦名「三陽寺。」

清真觀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吳村。

祐元觀 在縣內城隍廟西,景泰年建。

白雲洞 在清真觀,呂涇野有記。

后土宮 在距河門外北偏六七十步,南面殿後有湫池,甎甃至泉,禱雨禳疾者咸取焉。東街,社人所祀,呂柟常以為方社神,故撰其碑曰「高陵后土宮」 云。

「紫清宮 」 在迎翠門外東偏南街,社人建,祀《紫微星》者也。

龍王庵 :在南郭門外西側南街。社人所祀以禱雨者也。

高陵縣

慧濟寺 ,在接蜀門西北十五里何村,元大德七年,僧了達等建,紫弘大師起塔。

普濟寺 在通遠門西北,其南有洪福寺,金大定年重修。

洪教院 在縣西南六里七留村。明正統間重修。

大悲寺 在縣西南十七里高村。明弘治五年重修。

白馬寺 在通遠門東北四里仁壽屯,明弘治十七年,里人耆老王溫、義官和馭等重修。普靜寺 在李趙村,元初置,一名「泥潤。」

昭慧寺 原在西街「興國寺」 之左,即「二郎神廟」 也。明萬曆元年,改立東察院左。

又「《元觀 》,明正統元年道人鍾子鳴建。」

鄠縣

大定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昔魏武之始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