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9 (1700-1725).djvu/10

此页尚未校对

判官僕散掃吾出領軍趨陝西,併力禦之。且慮北兵 扼河,移檄絳、解、吉、隰、孟州經略司相與會兵,以為夾 攻之勢。已而北兵果由三門集津北渡,還至平陽,鼎 遣兵拒戰不利,乃去。

從坦,宗室子。貞祐二年,充宣差都提控,安撫山西軍 民,應援中都。上書曰:「絳、解二州僅能城守,而村落之 民皆嘗被兵,重以連歲不登,人多艱食,皆恃鹽布易 米。今大陽等渡乃不許粟麥過河,願罷其禁官稅十 三,則公私皆濟矣。」又曰:「絳、解,河中必爭之地,惟命寶 昌節度使從宜規畫鹽池之利,以實二州,則民受其 利,兵可以強矣。」又曰:「中條之南,垣曲、平陸、芮城、虞鄉, 河東之形勢,陝洛之襟喉也。可分陝州步騎萬二千 人為一提控,四都統,分戍四縣,此萬全之策也。」又曰: 「平陸產鉛鐵,若以鹽易粟,募工鍊冶,可以廣財用,備 戎器,小民傭力為食,可以息盜。」

興定二年,石州賊馮天羽為亂,詔國史院編修官馬 季良往招之。其黨安國用等詣季良降者五千餘人, 季良分其眾於絳、霍間。

十月,都提控從坦上言:「太原已破,行及平陽,河東郡 縣皆不守,大抵屯兵少,援兵不至故耳。行省兵不滿 六千,平陽,河東之根本,河南之藩籬也。乞併懷、孟、衛 州之兵以實潞州,調澤州、沁水、端氏、高平諸兵,並山 為營,為平陽聲援。惟祈聖斷,以救倒懸之急。」是月壬 子,元木華黎攻平陽,行省參政李革守平陽。或謂革 宜上馬突圍出,革曰:「吾不能保此,何面目見天子!」遂 自殺。提控郭用,戰於城北濠垣,被執,不屈而死。癸丑, 城破,從坦自殺。

三年,金復取平陽,同知平陽府事胡天作言:「汾、潞皆 置帥府,平陽大鎮今稍完復所管州縣不下十萬戶, 復業者相繼不絕,其過汾、潞遠甚,宜一體置之。」是時, 晉安、嵐州皆有帥府,乃以天作充便宜招撫使,權元 帥左都監。四年,封平陽公,以平陽、晉安府隰、吉隸焉。 天作請以晉安府之翼城縣為翼州,以垣曲、絳縣隸 焉,置平水縣於汾河之西,朝廷皆從之。初,軒成本隸 程𤥨麾下,𤥨死,成率眾保隰州,以為同知隰州軍州 事兼提控軍馬。成增繕器甲,招納亡命,頗有他志。是 時,隰州用兵未可制,天作請「增置要害州縣以分 其勢。隰州之境,蒲縣最居其衝,可改為州;隰州之仵 城鎮,可改為縣,選官守備。」詔升蒲縣為蒲州,以大寧 縣隸之,仵城鎮為仵城縣。天作守平陽凡四年,屢有 功,

《金史楊伯雄傳》:伯雄改平陽尹。先是,張浩治平陽,有 惠政,及伯雄為尹,百姓稱之曰:「前有張,後有楊。」 木華黎克吉、隰等州,進攻絳州,拔其城屠之。時論欲 徙聞喜民實天成,劉伯林以北地喪亂,人艱於食,力 爭而止之。

四年十月,元兵至霍州,刺史移剌阿里合被執,誘使 降,阿里合曰:「吾有死無二。」叱之跪,但向闕而立,於是 叢矢射殺之。寶昌軍節度副使孔祖湯不屈死。霍邑 人賈邦憲自刎。

五年五月,完顏賽不奉詔,引兵救河東,戰屢捷,復晉 安、平陽二城。監察御史言其不能檢束士眾,縱之擄 略,請正其罪。上以有功,詔勿問。

金復取隰州,以軒成為經略使。元兵於是由丹州 渡河圍隰,克之,留合丑統蒙古軍鎮石、隰間。

元光元年五月,完顏合達上言:「頃河中安撫司報,北 將按察兒率兵入隰吉、翼州,寖及榮、解之境。今時已 暑,猶無回意,蓋將蹂吾禾麥。倘如此,則河東之土非 吾有也。又河南、陝西調度,仰給解鹽,今正漉鹽之時, 而敵擾之,將失其利,乞速濟師。臣已擬分兵二萬,與 平陽、上黨、晉陽三公府兵同力禦之。竊見河中榮、解 司縣官與軍民多不相諳,守禦之間,或失事機。乞從 舊法,凡司、縣官使兼軍民,庶幾上下相得,易以集事。」 又言鹽利,「今方敵兵迫境,不厚以分人,孰肯冒險而 取之?若自輸運者十與其八,則人爭赴,以濟國用。」從 之。

十月,元木華黎入霍邑山堡,遷其人於趙城,薄青龍 堡。詔遣古里甲石倫會張開、郭文振兵救之,次彈平 塞東三十里,不得進。知府事木虎忽失來、總領提控 王和各以兵降元,臨城索其妻子,兵民皆潰,執胡天 作出。天作降元,木華黎所過州縣皆下。時金于牛心 寨僑治吉州事,木華黎自隰州攻之,知州楊貞令妻 孥先墜崖,己從之,皆死。木華黎至絳州,拔榮州胡瓶 堡,所至望風歸附。河中久為金有,至是復來歸。木華 黎召石天應謂曰:「蒲為河東要害,我擇守者,非君不 可。」乃以天應權河東南北路,陜右關西行臺,平陽李 守忠、太原攸哈剌拔都、隰州田雄並受節制。命天應 造浮梁以濟歸師。

侯小叔,河東縣人,為河津水手。元光元年,遷河中府 判官,權河東南路安撫副使。小叔盡護農民入城,以 家財賞戰士,河中圍解,遷治中、安撫如故。樞密院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