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99

此页尚未校对

不能入

碧巖洞 ,在城東北六十五里,西崖有莊順德夫人祠。東南崖下面西軒廠可容百人,冬暖夏涼,中一孔直通沂境,清泉屈曲環繞,古木參差,亦一縣之佳境也。

龍谷洞 在城東五十里潘莊南山之腰。上下峭壁千尺。嘉靖時,樵者聞洞中木魚聲,好事者鑿磴通之,可容人百許。西南一門,深不可測。「梓河 」 發源于沂水之甄家畽摩天嶺,西回峰澗良畽莊,流至蒙陰之上汪村,與樓山前後諸水東南行,直趨重山,與汶合流,俱入沂。

西諸福河 :在城西北二十里,源出東高都,由伏牛峪南流入汶河。

東諸福河 :在城西一十二里。源出方山,南流入汶河。

保德河 在城東八里。源出具山,南流汶河。桃墟河 在城東二十五里。源出蒙山,北流入汶河。

盧川水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出鹿嶺山下,東南流入沂水縣界,又至坦埠東入梓河,西行與汶水合。

著善河 在城東北六十里著善莊西。源出大仙嶺,南流入梓

舜水河 在城北一百一十里。舜聖社,以源出歷山,故名。今作「順聖」 、「順水」 ,皆誤。

南竺院泉 :在城南三里蒙陰山之北,流入汶河。

卞家泉 在城北一百五里,歷山社入萊蕪縣汶河接濟運道。

海眼泉 在城北一百一十里斜山社,入萊蕪縣汶河接濟運道。

葛溝泉 在城北一百一十五里青平社,入萊蕪縣汶河接濟運道。

灰泉 :在城北一百六十里。

狗跑泉 在城北一百三十里沂源社。相傳有王姓者,家畜一黃犬,隨主人外出,主醉臥草茸中,值野火四起,將至主身,犬曍吠不醒,遂跑地出泉,以身展水救之,主得不死,犬力盡斃,故名。舜井 在歷山社,俗傳舜耕處。今有舜皇廟。丹井 在城東北七十里,相傳有龍潛于此。《昌樂縣》。

豬山 :在城南五十里淳于社。

牛山 在營丘之東

洪陽埠 在城東南四十里。

黃岡 在城東北五里,一名「黃陵埠。」

開山口 :在城東南十里。兩山迤逗,中有路通行旅。

黃草關 在方山之東,今名「大岩口」 、小岩口。梁父山 在城東三十五里,與屋樓山連麓並峙。

嚴家崓 在城南四十里。峻極險絕,扳躋無路,曲膝而上,止一線可通。莒之山多險阻,此稱第一。

空沖山 在城東南一百里。又有山曰「小鹿」 ,曰「惡石」 ,三山相連,自根至頂,巖石玲瓏,扳藤而入,轉折幽深,層巒疊嶂,盡東南之美者,即此諸山也。

觀山 在城東五十里。嵐峰陡立,巔絕處名「霞客頂。」 山前有庵,名「正覺禪院」 ,唐時所建,有遺碑尚存。南北對峙者鳳皇垛,疊起者數峰,形勢峻絕。中有石橋,迤南即橋子崖。延袤二十里即可樂垛。東西壁立萬仞,亦山之巖巖者。

盧山 在城東六十里。天空日霽,晴嵐參差,憑高東望,面目宛然。大抵《震》《艮》諸山一派而來,懸崖峭壁,曲澗細流,其大較也。又東為李姑寨,環圍皆山,于群峰起伏之中,獨稱高闊。絕頂或尖或圓,如封如蓋,磊磊而起者,不下十數種。內有一大澗,怪石清溪,恍然仙境。

穀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尖峰突起,樵牧罕至。迤東有走馬峪,眾山深處,多高僧隱居于此。白狼河 源出擂鼓山,唐北海令竇琰引以灌田。

新泉 在城東北隅,西流入丹水。

按察泉 在縣門東

分司井 在縣治東南隅。

紅土溝 在城東十五里孤山北。

鳳皇溝 在城東南喬官店之西。

蓮池 在嶠山北,內多蓮花。

郭齊蓮池 ,成化間,知縣曾昂飲池上,留詩二絕,池主勒之石上。

丹河壩 在城南七里。知縣劉芳奕築,今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