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觀瀾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

空中水山 :在城西北六十里。從崖畔飛瀑,望若匹練。

五姑洞山 :在城西北六十里。世傳將軍李牧妹同四姑修煉於此。

馬空山 在城西北六十里。按《縣志》名作「馬喊空山。」 相傳有一將至此,為賊所困,壘斷谷口不能出。所乘馬喊嘶不已,山忽自開得脫,故名穀倉峪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洞壑幽深,頗堪遊息。

九仙山 :在城西北,近倉廒嶺。山有九峰,高聳摩空,奇秀與諸城接境。

五垛山 :在城西北七十里,與諸城接。

牌孤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頂有泉,俗呼為「海眼」 ,深無底止。

鐵骨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

高垛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

龍姑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俗傳龍女姑嫂修煉於此得道。今石塔址墓蹟尚存。

柏林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

筆架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

鳳凰石山 :在城西北七十里。

駝兒山 在城西北一百一十里,有石如人負兒之狀,寨河之源出此。

荊山 在會稽山西北十里。

會稽山 在城西四十里。相傳越王登此,號「小會稽。」

粟山 :在城北九十里。

崑山 在城西北一百里。

葛子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又名葛山。見《通志》。朝元山 與矮岐相連,上有銀杏一株,蔭被數畝。植自宋熙寧間。階下有泉,清甘可挹。邑士子恆肄業于此,誠一幽境云。

小兒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世傳孔子難小兒故里。山下有廟。

蹬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山逕紆回,行六七里始到寺前。岡嶺四合,中平如掌。岩下有泉,芳冽異於他水。梵剎池亭,布置楚楚,澗谷含桃最夥,亦勝地也。

伏兒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

幽固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山下有汪。嘉靖年,有大蛇長數丈,為居民害。一日食水於汪,因吞沂人弟,其兄殺之。

得蹤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俗傳張果老失驢得蹤處。

桃源洞山 :在城西南六十里。

白垛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山巔壁立,可以避兵。

甲子山 :在白垛山後。

韓家寨山 在城西南五十里。俗傳「韓將軍住軍處。」

高子山 :在城西五十里。

黃山 :在城西一十五里。

黃花山 :在城西北二十里。

馬陵山 :在城西北三十里。

三垛山

靈樵山 ,在城西北四十里,有柏樹大數圍。相傳建寺時,大風飄去梁柱,忽有樵人指示其處,樵遂不見,因以名山。

不落固山 :在城西六十五里。山勢峻拔,委蛇蓊蘙,土人常避兵於此。

白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

南北鐵山 :在城西南八十里。

風臺山 :在城西北八十里。

東海 城東二十里。每天欲雨,海有聲如雷。絲水 ,城東五里,安仁鄉太平里。源出絲山,南遶孤奎山,會寨水東流入海。

大莊河 城東三里,源出黃山柰子紅溝,通固河,合兩河入海。

紅河 城西五十里。源出駝兒山,東流為沈畽河,又東流為曲河,又下為傳畽河,合夾倉河為兩河,東南入海。

寨河 城南十五里進賢鄉劉家寨里。自馱兒山發源,東流入海。又曰「傅畽河。」

竹子河 :城南四十里濤洛店。自矮岐山發源,東流入海。

馬駒井 城南關廂外,水清澈甘美,獨魁諸井,人皆飲之。

《府志》
未載山川

益都縣

北峰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滎陽鄭道昭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