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5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後之嗣憲與凡從政者。

《東昌府重修城碑》
于慎行

國家轉漕江淮,通渠兩京間,自淮以北至都門,長不 下三千里,夾渠而城者纍纍珠貫,不下數十矣。而東 郡以一城枕其中,獨號為府,辟河渠以率然,則其要 云。「臨清綰轂御漳,萬貨輻輳,江北一都會也,而為之 支郡,倚其北;河堤使者以重兵開府,濟上亦一都會 也,而踞其南。左提右挈,兩束而兼扼之。」此其為形勝。 較燕、齊、魏、博時奚啻十百?蓋朝廷設二衛兵守之,故 其城不能十里,而壯麗嚴整,他郡不及。城之中為樓, 厥高十仞,命曰「光嶽。」從百里望之,縹緲如雲氣,以為 地標。入國朝來,城凡三修,率不久輒圮敝,吏人憂焉。 萬曆丙子,前郡守景君承芳嘗奉檄修之,未究而去。 明年,大中丞汝陽趙公出撫東土,行部至郡,既延見 父老,問民疾苦,乃登樓循堞,旁眺四野,儃僈垠莽,平 皋沃土,一矚千里河流。以一衣帶從南方來,浟湙泱 瀼,規旋而出。貢艘鱗次,牙檣蔽日,錦颿絳天。則嘆曰: 「壯哉!郡是漕輓之襟喉,而天都之肘腋也。城而不究, 奈保障何?」郡守閰君邦寧率參佐以下請曰:「藐茲敝 城,幸在河上。惟是守禦之略,以憂使者。今我公親舉 玉趾,照臨下邑,有意為吏民建久長計,敬奉北乘以 從。」乃謀諸治兵大夫艾公大夫曰:「設險域民,重關待 暴,兵之職也,著在憲典,敢不惟命!」乃謀諸分守大夫 查公大夫曰:「畫圻慎封,守有責焉,敢不惟命。」乃謀諸 分巡大夫詹公大夫曰:「禁姦遏虐,巡有責焉,敢不惟 命。」居無何,侍御姑蘇錢公行部亦至,所與諸大夫謀, 一如中丞公指。於是諏日鳩工,遴委庶尹,協畫章程。 已而分守大夫南公至,樂嘉厥成。馬平莫君與齊繼 閻君拜東郡守,至,以身督課之,不數月城成矣。凡修 樓櫓二十有五,護城神祠五,環城更廬四十有七。城 之高以三丈五尺,厚以二丈;隍之深以七尺,廣以十 七丈,隄之高以八尺,厚以二丈,長橋虹跱,高樓翬拱, 奕奕赫赫,博敞宏壯,稱金湯之險焉。郡大夫士庶咸 舉手加額,以為中丞、侍御二公大造於民也。至搉其 費,苐用金千七百有奇,工千有二百,斯巳儉矣。莫君 請記於內史行。行。不佞受博士《詩》,當周宣王中興,修 明文武之業,既命南仲往城朔方,以禦獫狁,又使其 宰衡耳目之臣若仲山甫者,出而城齊,其功烈著之 歌詩,至今有絃誦焉。當是之時,齊去鎬京數千里,不 稱要害,而重巳若此矣。今天子潤色鴻業,方內又寧, 永維桑土之謀,日詔中外將吏,慎固城守。乃睠海岱 之區,從帷幄樞機中,遣中丞公鎮撫東夏。中丞公乘 軺車行部,宣政問俗,山城僻障,無不環而視之。以令 長吏東郡為齊名,勝在襟喉肘腋之間,而城是成。是 中丞公能布宣天子之洪休茂烈,而與山甫比隆也。 彼詩所稱「出而賦政於外,四方爰發;入而式是百辟, 為王喉舌」,又何其若合符契?侍御公持斧貞肅,相與 主持其議,均所謂天保者耶?不佞幸備蘭臺史,敢勒 之詩,以比於《蒸民》之雅。其辭曰:「於惟大東,負海峙岱, 百有八城,以襟以帶。喦彼東郡,在壤之右。南控江淮, 北達京口。七雄之代,為齊西門。邈矣策士,射書解紛。 金隄之決,龍蛇起陸。皇皇漢武,此焉沈玉。肆唐中葉, 田氏憑陵,兩河負阻,萬里徵兵,迨宋淳化。卜遷此域, 以河伯菑,匪疚匪亟,皇建郡邑」,是號名區,匪無鼎新, 歲久則渝。中丞受命,自天子所。濊澤鴻恩,惠敷東土。 顧茲形勝,橫扼漕渠。有城而敝,焉奠民居。乃詢監司, 乃召守吏。榷彼羨衍,興此崇麗。小大歡欣,卜蓍協從。 不日而竣,眾心所成,岌高墉巃嵷華觀,修塹長堤。 有梁有岸。表以飛樓,上規下矩。周望原皋,俛臨煙雨。 河則如玦,而城如璧。巨艦接艫,其帆如織。行者遊觀, 居者豫喜。赫赫中丞,令聞不已。聿茲柱史,同心訏謨。 卓彼群侯,共力贊圖。昔監周王,命仲山甫。往城於齊, 聲施今古。惟中丞公,為帝喉舌。入贊樞機,出臨方國。 明明我后,絜德周宣。烈烈「樊侯,公何讓焉?公歸在朝, 公功罔極。《內史》作誦,勒此磐石。」

《武水修禊序》
謝註

「潛石。道人性託夷曠,志厭塵囂,追慕古昔,放情逸樂。 維時昏正,躔星胃垣,次日爰及,莫春載臨。上已效《永 和》之賢,學修禊之事。於茲皇風宣暢,文教休洽,醴泉 芝草,光昭瑞牒;嘉和甘露,充溢寰區。神靈文思之君, 瑞拱而無為;明哲耆俊之臣,閒居而寡務。故雖擁篲 陪乘之士,接淅負鼎之才,皆偃仰衡茅,無所用之矣。」 於是乃有綸闈儲客,金馬名賢,西秦仲蔚,南州孺子, 皆器宇弘深,襟靈秀拔,籍甚一時,英蓋百世。《三墳》九 丘,六藝百家,靡所不究。地理《山經》,元文釋典,於焉並 貫。立論足以錯綜品物,吐詞足以輝潤金石。乃與繾 綣吉日,總轡靈辰。挹光風於平野,覽《韶華》於橫津。陟 彼亭皋,睠此林圃。仰高雲而躑躅,撫「流水而延佇。清 斯濯纓,濁斯濯足。桂酒臨流,芳殽載笥,藉草憑隰,浮 香泛苾。或舒嘯以流響,或拱默而凝思;或談老氏之 元,或闡《稽生》之祕。既而較射於修原之上,躍馬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