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53

此页尚未校对

也。臣備屬北門,職在記事之列,不敢以固陋辭,仰奉 明旨,志其歲月。且推衍輿誦,冒昧論著。至若深仁濊 澤,普浸八荒,資始資生,上下與天地同流,蓋非纂河 渠溝洫者所能髣髴也。

《遺澤井記》
明·林瓊

井,臨清學正周先生鑿之也。正德甲戌,先生來典教, 自臨武未期,士習正,士行敦,罔不惟教之勤,充官裕 如也。迺謀諸僚若生曰:「丁祀神有廚,吾屬饌有堂,咸 資水以利用,弗井將安汲?且邇學宮者,多以鹵惡病, 宜推以濟。」僉曰:「俞先生相吉地齋堂之西北隅,環築 以堵,中為井,而磚而石,而工匠取不於官,捐束修以」 營,躬董其役。鑿及再尋,有泉若沸洌而寒,外內皆井 其井焉。越二年丁丑,先生晉擢國子助教,治任北上。 士子滋漬良深,皇皇焉咸動渴思,託井以紀遺澤,遂 因以名井,示不忘也。記屬諸瓊瓊惟先生以教人為 職,井以養人為用,孔子翼《易》,其曰:「君子以教思無窮。」 又曰:「井,養而不窮也。」教與養兼有無「窮之義焉。先生 之教而養者無窮,則夫士子之思其教養者,寧有既 邪?先生行矣,見泉之靜以瑩思其心,見泉之淵以邃 思其學,見取之者充器、飲之者滿量,思其教;潔本源, 思崇德行者以之;去停污,思黜浮誕者以之;居其所 而遷,思不大聲色而被士類者以之。噫嘻,先生澤之 遺之者無窮。」惟井為易見,故有思則觀井,見井則起 思。一井繫百士子之心,井之義大矣哉!繼此作霖雨, 福天下,臨清亦囿大造中,不但一井之澤,一方之思 而己爾。先生名禧,字原德,江西崇信人,尚書郎藎庵 翁之子,受經於文莊丘公。蓋父師淵源所漸,其澤有 自哉。瓊洽澤最深,均之重其思也,是故記之。

《濮州帝堯陵祠碑》
王道

帝堯陵見於山東郡邑者凡三,而史牒事證的然可 據者,惟濮州之竹林寺為最著。蓋《史記註》既以為堯 葬濟陰成陽矣,呂不韋又云:「堯葬穀林」,皇甫謐謂糓 林即成陽也。《漢地志》「濟陰郡成陽縣有堯塚,雷澤在 其西北。」杜佑《通典》濮陽雷澤縣,即漢成陽,而郭緣生 《述征記》云:「堯塚在雷澤東南。」其說皆與《史記》合,則堯 陵當在濮境無疑。且堯父帝嚳墓在濮陽頓丘,其毋 慶都墓在成陽靈臺,見於《皇覽》及酈道元《水經註》及 歐陽公所錄《漢靈臺碑》甚詳。而郾朱故城,今名朱家 阜者,又丹朱之所藏也。族葬之禮,上古無有,而情則 然也。堯從父母,子朱從堯,蓋理勢之可揆者。元人墓 碣必有所據。然則竹林寺本糓林遺址,其為堯陵也 益無疑矣。彼其在曹與東平者,雖《誌》載其名,官秩其 祀,求諸左驗,如前所云,蔑之聞也。豈當時糓林之事 既襄,而旁近居民取其遺衣弓劍藏之,以繫其考妣 之思也邪?然而世遠不敢質言矣。皇明嘉靖甲辰,巡 按監察御史莆陽鄭公某,觀風至濮,諏詢故實,慨想 遺蹤,若曰修葺帝王「陵寢,邇來明詔屢頒,凡我臣工 所當祇奉,無敢失墜,是故弗嫌與東平並祀也。」迺轉 行所司,訂正訛稱,封崇夷壟,拓其區宇,護以周垣,仍 取佛堂之弘壯可因者,撤而新之,以為享獻之所。出 有定額,祭有常期,凡諸軌物,罔不簿正。遂使聖帝體 魄之藏,晦於數千百載而顯於一旦,可謂盛矣。既又 慮其久而或湮也,復托三君子具其顛末,需言于道, 以文諸《麗牲》之石,道:「惟昔之論堯舜者曰:『我忘天下 易,使天下忘我難』。竊以為此非知聖人之盡者也。聖 人之所以異於人者無他,無為而無不為而已矣。無 為者,道心之微,聖人之所以藏諸用也。無不為者,人 心之危,聖人之所以顯諸仁也。顯斯危,藏」斯微,精而 一之,斯謂之「允執厥中。」中也者,無他,無為而無不為 而已矣。方堯之在位也,居衢室,隱精神,宛心約志,以 從事於無為,篤恭而王天下,不施智力而萬國平。蓋 嘗觀於櫺扉而雲生牖,坐於華殿而松生棟,雲行雨 施,品物流行,誠昔之人所謂「範圍易簡,權輿清淨」者 也。夫何為哉?然而未嘗不為也。欽若曆象,而日月星 辰順其軌,所以事天也;克明峻德,而族姓萬邦致其 和,所以事人也;洪水咨又,而六府三事歌其敘,所以 事地也。而且戰戰慄慄,日慎一日,竹帛有銘,杆柈有 戒,建進善之旌,置敢諫之鼓,咨芻堯以成勳,收困窮 以廣德。而又伐宗膾,攻叢枝,劘有唐於丹浦,屠長蛇 於洞庭,射「十日於青丘,殺窫窳於桑林,誅鑿齒於疇 華,戮九嬰於凶水」,凡所以立三極之道,除天下之害, 通庶類之情,垂萬世之利者,固已無所不用其極矣。 迨夫勤倦耄期,會阨九六,通變宜民,舉舜而禪之位 焉,宜若屣脫黃屋,擔弛蒼生可也。方且暨舜修壇於 河,沉璧於洛,陞首山,道河渚,遇五老,受圖書;歸而賞 侯伯,封𥜽棄,進禹皋,誅四凶,蓋亦莫非存心天下,加 志窮民之事。其最後也,迺復有成陽之遊,而始就糓 林之木焉。嗚呼!聖人憂勤惕厲之心,真所謂沒而後 已者矣。夫自其無為也,匪惟聖人能忘天下,天下亦 且忘聖人乎?《擊壤老人》所謂「作息飲食,帝力何有」者 是也。夫自其有為也,謂聖人之於天下,與天下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