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51

此页尚未校对

《范縣修館驛記》
宋·李侗

宣和三年冬,運使龍圖李公再總漕權。越明年秋八 月,巡按西路范館,睹其廊廡淺隘,堂室卑陋,瓦無鱗 次以庇風雨,牆無崇仞以待暴客。顧縣令謝茂迪曰: 「范肇自宣子,縣於秦漢,號為通衢。凡京左郡邑,取道 趨都城者,往往由是。況岱嶽峙其東,春時四方謁祠 者,肩摩踵接,朝廷降香之使,舍於茲館者,殆無虛日, 獨頹弊若此,其能無貽客憂乎?可為完之。」謝令遵承, 具其事請於州,州請於漕司,得錢十萬,擇材於林,陶 甋於野,命工於巿。未幾而闢廳事,增廊宇,遷堂於後, 大牆垣而繚之,軒窗以明,戶牖以潔,庖廄吏舍無不 得其所。客之復來者,莫不駭歎今昔之異。冬十月,謝 令董役於此,侗偶攝是職,實堂落成之際,竊嘗觀政, 子產如晉,壞其館垣而納車馬,深罪晉不能經營。文 公崇大諸侯之館,士文伯往復詞命,曲折備至,晉終 為之築館,高閈閎而厚牆垣,無貽客憂,豈非通邑之 先務乎?李公命之,謝令成之,其有在於是邪?苟無以 識之,則後之來者,特喜斯館之完美,未必知謝令之 力;知謝令之力者,未必知李公之經始。侗輒自忘其 固陋而書之。宣和四年十二月。

《歷山考》
羅泌

按《九域志》,濟南、濮陽、河中,皆有歷山,俱存祠廟。而今 秦地池陽、澧陽、始寧、河縣、上虞、無鍚,亦皆有之。《子列 子》云:「舜耕河陽。」《書大傳》云:「舜陶河濱。」按《元和志》乃河 東縣北四十里故陶城。《蘇氏演義》云:歷山有四,一河 中,二齊之歷陶陽縣,三冀州,四濮之雷澤。雷澤不聞 有二,耕漁必不相遠,即此為是。今曹、濮間有舜豢龍 井、定陶城,皆其蹤也。然歷山何止四哉?信都之歷山, 樂史亦以為舜耕在是。《援神契》云:「舜生姚墟。」應劭謂 「與雷澤相近。」《寰宇記》:在雷澤縣東十三里。歷山在縣 西北十六里。今濮之雷澤西北六十里,有小山孤立, 謂之歷山。山北有小阜屬池,因稱姚墟。邵謐緣之,皆 記舜耕之所。而池之建德東十里,更「有堯城山,縣南 三十里有堯城堯祠,云堯巡所至。梁武於此立太原 府,縣北二十為舜城,有舜井,有歷山,上有堯舜二祠。」 《元和郡志》謂是兩帝南巡所至,而《周處記》「始寧界復 有舜所耕田,一山多柞木,因為歷山,而以具區為之 雷澤,以其中有大小雷山也。」王介甫從之,妄矣。夫使 帝果南巡至是,亦何與耕漁之日邪?且以姚媯之名, 在在而是,今之西城,故有姚方媯墟,杜佑謂舜生此, 而《世本》亦謂媯墟,舜所都,今在西城。又長沙縣有媯 水,《圖經》亦以為釐降之地。祝阿故縣又有濼水,俗呼 娥姜水,娥英之廟在焉。上有帝堯祠,下開大穴。又有 陶墟,亦有舜井。其西阜號為歷山,山下一漏澤,方十 五里,指為帝之所漁。《述異記》:去湘水岸三十里,有相 思宮。《望帝臺,志》為二妃之跡。冷道、臨武、桂陽、藍山等 處,悉有帝舜之祠。藍山更有舜水、舜鄉,縣西十五里 與永明西十五里,皆有娥皇、女英之廟。又太平鄉有 舜女寺。歷城東南十里之廟山。晏氏《三齊記》:在縣東 南,後人思舜而置廟也。《湘中記》云:「地有舜之遺風,人 民純朴,故老猶彈五絃之琴,為《漁父辭》,莫不以為虞 帝之居」,豈盡信邪?

《博州重修廟學記》
金·王去非

夫有國家者,欲成長久之業,建不拔之基,莫大乎厚 風俗;厚風俗之道,莫大乎興學校。蓋學校者,教化所 由出也。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皆所以明人 倫也。昔孔子欲行是道,而不得其時,乃修《六經》以詔 後世。孔子既歿之後,楊、墨禍於戰國,火於秦、佛、老於 晉、宋、齊、梁,然其道揭日月,掀宇宙,天下遵之,以為先 「聖。自京師至郡縣,咸立廟於學,《春秋》釋奠,與社稷通 祀。今不能易者,何也?蓋自暴秦之後二千有餘歲,其 間願治之君,有能遵夫子而行其道者,效著於當時, 澤流於後裔。若推其極,堯舜之治,亦不是之過也。」略 以近古治化最隆者言之,漢唐之興,莫不以敦尚經 術、開設學校為先務,而繼體承流者,復能守而不失。 其有守臣居外,亦知學校是崇。漢之文翁、唐之常衮, 皆能知學校為重,所以漢唐之治庶幾三代。及其季 也,先吏治而後德教,政令因而失序,禍亂相仍,遂有 外夷內侮之虞,而國祚獨能綿綿不已,至於三、四百 年之久者,豈非人被先王之澤,至久而不能忘耶?即 是而觀,由其崇學校「以宣教化,有國者不可以學校 為緩也。本朝興太學於京師,設祭酒、司業、博士之員, 以作新人材。又興天下府州縣學,文宣王廟許以公 府泉修治。舊有贍學田產有侵占沒官者亦復給於 學。此國家崇儒重道之意也。州縣能體朝廷之意而 奉行之,幾何人哉!」能如王公之居東昌,興學校、崇先 聖之道者,蓋鮮矣。公由太子司經來倅博州,兼提舉 廟學事,既下車,謁宣聖廟。是時惟大成殿始新而未 完,餘屋皆敝,塑像頹壞。公聚諸生侍立而問其故,有 曰:「始徐大夫崇廟學,置贍學之資,逮兵火,悉為灰燼。 天眷間,趙大夫為學宮,以此地創建,幾於苟完。今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