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40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五十五卷目錄

 東昌府部彙考七

  東昌府兵制考

  東昌府物產考

  東昌府古蹟考陵墓附

職方典第二百五十五卷

東昌府部彙考七

東昌府兵制考        府志

本府

臨清兵備道 分署臨清。成化二十三年置,以按察副使或僉事一員奉敕整飭兵備,兼管河道、屯田諸軍衛,有司皆屬節制。已,改稱「分巡東昌府」 ,兵備如故。其在府境領州縣十四州曰臨清,曰高唐縣。曰聊城,曰堂邑,曰莘縣。曰博平,曰茌平。曰清平,曰冠縣,曰丘縣,曰館陶,曰恩縣,曰夏津,曰武城。衛三:曰平山,曰東昌,「曰臨清巡檢司四:曰南館陶巡檢司,曰裴家圈巡檢司,曰魏家灣巡檢司,曰甲馬營巡檢司。」

曹濮兵備道 分署曹州。弘治十二年置,以按察副使或僉事一員奉敕整飭兵備,兼管河道。凡直隸、河南曹、濮接境諸軍衛有司皆屬節制。已,改稱分巡兗州府兵備如故。其在府境領州縣四:州曰濮州,縣曰范縣,曰觀城,曰朝城所一:濮州守禦千戶所巡檢司一,曰水保巡檢司,防倭守備一員 ,分署臨清。萬曆二十年,山東巡撫都御史以朝鮮倭警,題設參將一員,奉敕統轄軍衛,操練兵馬。二十四年,改為守備,以都指揮體統行事,所領如故。

衛所軍屯

平山衛 在府治東南。洪武年間,建守府城池,「屬山東都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三員,指揮同知七員,指揮僉事十二員,署指揮僉事四員,經歷一員,衛鎮撫二員,五所正副千戶二十八員,所鎮撫五員,百戶六十八員。京邊兩班操軍一千五百六十二名,運糧旗軍一千一百一十七名。守城實操軍餘一千三百三十三」 名,屯地二千九百一十三頃一十一畝一分一釐七毫,坐落聊城等縣地方,歲徵麥米七千三百一十二石六斗三升八合四勺。每石折銀三錢,共銀二千一百九十三兩七錢九分一釐五毫一絲。徵完支給官軍月糧。

東昌衛 在府治西南隅。宣德「年間,湖廣武昌衛調屬山東都指揮使司,設指揮三員,指揮同知二員,指揮僉事五員,署指揮僉事一員,經歷一員,鎮撫二員,五所正副千戶十五員,所鎮撫二員,百戶二十四員。運糧旗軍五百三十三名守城實練軍舍二百三名,屯地一千一百八十二頃五十畝。坐落濮州、范縣、堂邑」 縣地方,歲徵屯糧麥米五千六百四十九石二斗七升三合八勺。每石折銀三錢,共銀一千六百九十四兩七錢八分零,徵給官軍月糧。

臨清衛 「在州治東。景泰年間,濟寧左衛調屬山東都指揮使司,設指揮使三員、指揮同知四員,署指揮同知一員,指揮僉事十一員,署指揮僉事二員,經歷一員,衛鎮撫二員,五所千戶三十四員,百戶三十九員。京邊兩班操軍一千九百三十名,運糧旗軍二千六百六十五名,實操軍舍一千六百六十二名,屯地二」 千八百六十二頃九十九畝七分零,坐落濟寧、嘉祥、鉅野、鄆城、魚臺、清平、臨清地方。歲徵屯糧麥米八千一十七石一斗一升六合。每石折銀三錢,共銀二千四百五兩一錢三分零。

濮州千戶所 在州治西。正統年間,調濮州備禦,屬東昌衛,設千戶二員,所鎮撫三員,百戶七員,運糧旗軍二百六十名,守城實操,舍餘四丑十八名,屯地三百一十六頃九十五畝,坐落濮州范縣地方。歲徵屯糧麥米一千九百二石六斗二升一合零。每石折銀三錢三分,共銀六百二十七兩八錢六分零。

州縣民兵

聊城縣 分巡東昌道:團操馬兵十名,步兵二十名,又步兵四名。原係民兵,改編。添設「臨清守備馬兵五名,步兵十五名。本縣守城民壯四十名,快手二名。」

堂邑縣 分巡東昌道,團操馬兵七名,步兵二十二名,又步兵四名,原係民兵,改編。添設臨清守備馬兵四名,步兵十三名。本縣守城民壯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