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27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五十四卷目錄

 東昌府部彙考六

  東昌府風俗考

  東昌府祠廟考

  東昌府驛逓考

職方典第二百五十四卷

東昌府部彙考六

東昌府風俗考    通志府志合載

本府

《漢書》:「周末有子路、夏育,民人慕之。故其俗剛武,尚氣力。」

《隋書》舊傳「太公、康叔之教,亦有周、孔遺風。今此數郡,其人尚多好儒學,性質直懷義,有古之風烈。」

《元方輿志》:「人尚勁悍,民事漁獵。」

《元濮州志》:「其民朴厚,好稼穡,務蠶織。」

《明一統志》
俗近敦厚家知禮遜習俗節儉人多

《讀書》「士風彬彬,賢良宏博。」

俗,故漸習尚父、康叔之遺教,累世凡幾變。以至春秋戰國,當諸侯冠裳兵車之會,故其人矜功名,向氣力。漢韓延壽為東郡太守,表孝弟修治學宮,間行縣,召長老,問以謠俗,因與雜定嫁娶喪祭儀品數,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執俎豆,為吏民倡。是時政教大行,最號「易治。」 唐宋之季,分土各據,前後數百年。至明初,滌垢振靡,曠然一新。當時土著少,詔徙旁郡民填實之。俗務纖嗇治生,不喜為吏,有司召之試,輒跳去。成化間,盛修《詩》《書》之業,服食朴素。士宦遊歸里,徒步不張車蓋。嘉靖間,生齒滋蕃,蓋藏露積,庠序之間,齗齗如也。里黨讌會,少長不均,茵席而坐。隆慶後,風恣侈靡,庶民轉相倣效,器服詭不中度,遊閒公子,輿馬相矜,盛飾蜉蝣之習,意氣揚揚,嫮鄙閭里,瀕河諸城尤甚。自武城堂邑茌平,諸君子正身表率,鄉黨循慕其跡,駸駸向化。《三加禮》久廢,士人子弟甫佩韘,率紒而冠,雜用唐、晉諸製。婚喪不純依古葬,好為下里偽物,飾禺車禺馬相炫燿,墓法以昭穆為敘。近稍信青烏家言,已葬復徙,祀非品官。家不廟,歲時薦食隴上,秋晚務閒里社,醵金徵會,盂酒豚蹄歌,「烏烏相勞苦。」 又時裹贏糧走泰山、武當,渡海謁普陀,祈請無虛歲。往者黠猾,嘗陰籍里人過失,投旁郡之偵事者,以張威于里閈,自上官罷,訪察乃止。少年喜摴博,善家子失計,時墮黨中,有司往往痛繩之,尋引曹呼盧如故。百姓急公趨賦,雖甚窶齎,貸子錢家應期而輸租課,山以東獨郡屬無逋負。萬曆己亥,兩榷使駐境上,訛言𧔧起,小民蹙額相弔,自城市以至村落,爭奉無為等教,持齋諷唄,闔境響應。識者以為亂萌。語曰:「百里不同風。」 州縣俗各列于左:

各州縣

聊城縣 為府治,居雜武校,服室器用,競崇鮮華。公議嚴于三尺,士夫逡巡自愛,百姓訟稀少,然多呰窳,寡積聚。由東關愬河而上「李海務周家店」 ,居人陳椽其中,逐時營殖。

堂邑縣 士,風嫻秀善,脣齒婚喪,動循古儀,雖華弗佻。百姓勤身,服鏄不業非其分

博平縣 地狹小,饒什五市販士動矜名檢間負氣不下閭巷,儉嗇畏罪,重為邪

《茌平縣 》邑當南北午衝,民無蓋藏,惡衣食以致畜殖。風氣勁悍,嗜酒輕𩰚,俗質直,多斤斤姱修之士。

清平縣 邑,舊割博平縣之「靈明寨」 ,居民纔數百家,土垣茅屋,四郊平沙曼衍,俗近朴約。城以西多士族人磊落闊達,足智

莘縣 士風淳篤,男女勤于耕紝。俗嚴,事城隍,歲時禱賽,牢具香楮相望,人有冤苦,抱牒叩廟而呼,訟較他邑甚簡。

冠縣 土薄俗儉,大類莘,士風倜儻,恥尚齷齪。賈鎮、清水,舊稱「名區」 ,列隧徵儥,其俗纖巧,逐末多衣冠之族。

臨清州 ,州綰汶、衛之交,而城齊、趙間一都會也。五方商賈,鳴櫂轉轂,聚貨物坐列,販賣其中,號為「冠帶衣履。」 天下人仰機利而食,暇則置酒徵歌,連日夜不休。其子弟亦多椎埋剽掠,不恥作奸。士人文藻翩翩,猶逾他郡。

丘縣 邑錯廣平,而治士謹愿樸野,百姓務稼穡,有垂白不涉公庭者,俗尚雕悍少慮,大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