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1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二百五十三卷目錄

 東昌府部彙考五

  東昌府田賦考

職方典第二百五十三卷

東昌府部彙考五

東昌府田賦考        府志

府總

官民田地共一十六萬九百頃九十五畝七釐二毫零。

《夏稅》小麥、九萬五千五百九十石一斗九升五合九勺零

起運七萬一千石,萬曆十二年,奉文減紅花價銀一百五十八兩,實徵銀三萬四千九百二十一兩四錢五分四釐

「存留」 二萬四千五百九十石一斗九升五合九勺零。萬曆八年,奉文減派麥一百七石二斗,實徵麥二萬四千四百八十二石九斗九升五合九勺零

農桑折絹一千四百五十二匹二丈四尺五分,每匹折銀七錢,共銀一千一十六兩九錢三分三釐。《絲綿》折絹二千六百五十八匹一丈六尺五寸五分九毫零,每匹折銀七錢,共銀一千八百六十兩九錢七分二釐。

秋糧粟米、二十二萬三千四十三石八斗九升五合八勺零

起運一十七萬八千石,實徵銀一十七萬三千九百五十八兩六錢七分二釐三毫零。

存留四萬五千四十三石八斗九升五合八勺零。萬曆八年,奉文減派米二百一十四石四斗,實徵米四萬四千八百二十九石四斗九升零。牛租米一十石五斗

京庫、地畝綿花絨、一萬五千七百一斤一十一兩八錢。每斤折銀七分、共銀一千九十九兩一錢二分一釐六毫零

馬草、四十七萬九千二百七十束一十四斤四兩七錢。實徵銀二萬一千六百五兩八錢一分五釐七毫零

鹽鈔、起運京庫銀。無閏一千一百六十兩三分四釐四毫零。有閏一千二百五十六兩六錢七分八釐八毫。存留府庫。無閏一千六百九十八兩七錢七分六釐零。有閏一千八百四十兩九錢八分五釐零

土貢:狐狸皮一百八十四張,麂皮一十七張。藥物:防風、細辛、杏仁、蜂蜜、阿膠、通草、蒺蔾米、白桑皮、黃芩、荊芥、三稜、桔梗、澤瀉、連翹、知母、蒼朮。馬額孳牧馬三千三百八十匹。隆慶二年,奉例裁革,每匹徵草料銀一兩,共徵銀三千三百八十兩解京。「俵馬六百七十六匹,本色三百三十八匹,每匹折銀三十兩,折色三百」 三十八匹,每匹折銀二十四兩。

鹽、一萬七千九百五十六引

府稅課司課程:有閏銀二百一十二兩四錢四分八釐七毫零。無閏銀一百九十九兩一錢八分三釐四毫零。

州縣課程有閏銀八百八兩五錢九分四釐八毫零,無閏銀七百五十四兩七錢八釐四毫零。按「洪武初年,設群牧監養馬,尋革,令有司提調。永樂初,府設管馬通判,州、縣置判官暨丞若簿。宣德、成化間,令計丁養馬,歲俵所孳駒備用。正德間,敕御史按視,有司病駒小,令市大馬匹費五六十金。不中格,輒令更市,馬」 戶往往破產種馬,各戶轉相飼秣。府縣分日閱驗,吏胥重取賂,死則醵金買補,百姓益困。隆慶間,奉詔變價入太僕寺備用,本折兼徵,公私交受其利,今概派地畝矣。府境官鹽通行,地多斥鹵,小民歲煮餬口,不勝私捕之禁。按月徵錢,不足,扣剋攤派,有司捏名報捕,獲起數行鹽使者入境,按此越宿去,課程無定額。臨清榷稅,自宣德四年始,成化間罷,弘治四年復設,歲遣戶部主事蒞之,督收船料商稅,大約歲五萬金,鈔不盈百貫者,名曰「小稅」 ,掌於稅課局官,分季解京,後增至八萬兩。至萬曆己亥,兩中官分出境內,時事益難言矣。德府籽粒地四千五百十四頃九十五畝七分,額徵銀六千五百五十二兩。

聊城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