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083 (1700-1725).djvu/14

此页尚未校对

扣解薊鎮民兵銀二百兩;軍門馬兵一名,銀二十二兩;步兵四名,每名銀十一兩三錢;兗州道步兵四名,每名銀十一兩三錢;馬快八名,每名銀二十二兩;民壯二十二名,每名銀十一兩三錢;協濟武城縣役銀二百九十七兩;管庫崇武、清陽二驛各一名,渡口驛一名,共銀一百八十四兩;本府皂隸十名,馬快一名,步快一名,銀一百一十二兩;軍廳馬廳各馬快一名,銀四十兩。糧廳皂隸一名,刑廳皂隸一名半,銀二十一兩。本府庫役一名,本縣三名,每名銀十二兩。本府禁役三名,每名銀十二兩。本府斗級二名,每名銀十二兩。柴夫「兵道本府各一名,本縣正堂四名,主簿二名,典史一名,每名銀十二兩。馬夫:本」 縣正堂主簿、典史各一名,每名銀四十兩;齋夫教諭訓導三員,各二名,每名銀十二兩;膳夫四名,每名銀十兩。以上共銀三千四百四十四兩八錢。

《力差》銀:本縣民壯四十二名,每名銀八兩;馬快二名,每名銀二十兩;儒學斗子五名,每名銀七兩二錢;本縣正堂、兩衙皂隸共十六名,每名銀七兩二錢;儒學庫子一名,銀六兩。本縣禁子四名,每名銀十二兩;縣夫十名,每名銀三兩六錢。以上共銀六百一十七兩二錢。

《里甲》銀青夫十八名,每名銀八兩;白夫二十五名,每名銀十二兩;走遞馬十五匹,每匹銀二十二兩;走遞驢五頭,每頭銀十一兩。應供銀四百八十五兩一錢八分五釐。以上共銀一千五百一十四兩一錢八分五釐。

漕倉項下兌軍儧運本色正米五千六百石,耗米一千四百石,該輕齎銀四百四十八兩,蓆草銀五十三兩二錢,腳價銀一百七十一兩,使費銀三十五兩六錢九分。臨清倉改兌正米一千石,耗米一百七十石,該蓆草銀九兩五錢,腳價銀二十五兩八錢,使費銀十四兩八錢八分。臨清本色正粟米十一石二斗,耗米一石一斗,外加腳價銀七錢。以上共米八千一百八十二石三斗,共銀七百五十七兩六錢五分。

起運

《折色》共銀一萬六千五百九兩九錢八分八釐七毫零。

戶部項下「夏稅銀一千一百兩六分六釐一毫零。秋糧銀二千三百三十五兩七錢二分六釐六毫零。馬草銀六百九十七兩五錢一分三毫零。鹽鈔銀六十六兩七錢四分六釐一毫,民兵銀一百二十四兩七錢五分九釐零。宗祿銀一百二十四兩七錢五分九釐零。黃蠟花絨銀五十七兩一錢六釐四毫。」 本省兵餉銀八百六十五兩八錢九分六釐四毫。順治九年,裁扣各役工食。本縣修宅家伙,朔望日行香紙錁,共銀一百四十七兩八錢四分一釐二毫零。順治十二年,裁扣迎送上司傘扇銀八兩。順治十三年,裁扣知縣薪銀、油燭、迎送上司傘扇、廩膳三分之二。鄉飲、立春、桃符、門神,各衙門查盤審錄、歲考、科舉生員童生搭棚造冊上司使客心紅油燭、朝覲考滿文冊官吏盤費,並撥補武城縣役食,共銀二百六十七兩九錢九分三釐七毫零。順治十四年裁扣里甲馬匹草料并撤出停免丁糧共銀二百三十九兩九錢四分。順治十五年裁扣里甲,撥協臨清州崇武驛夫食四百七十四兩九分八釐七毫。十六年,裁扣各官閏月俸銀三兩六錢一釐三毫零。十七年,裁扣歲考科舉生員、童生搭棚造冊舉人車價,進士牌坊,起送會試舉人、科舉生員盤費,迎賀新中舉人牌坊,共銀六十七兩一錢四分八釐。康熙元年,裁扣書辦并撥補武城縣書辦工食一百三十二兩五錢二分六釐。康熙三年裁扣廩糧三分之一銀五十七兩八錢六分六釐七毫,又裁扣教諭俸薪,齋夫,門子工食馬草,并撥補武城縣訓導齋夫、門子工食馬草,共銀一百八兩一分二釐七毫零。荒田銀一十六兩四錢五分四釐零。以上原屬戶部各款,併節年裁扣、存留銀,俱歸戶部訖,禮部項下牲口銀一百九十五兩六分一釐零。光祿寺芝麻銀五十兩四錢九分九釐零,粟米銀一兩七錢六分七釐八毫零。兵部項下京班皂隸柴薪銀一百六十四兩四錢九分五釐七毫零,太僕寺馬價銀九百三十五兩六錢九分八釐三毫零,種馬草料銀一百五十五兩九錢四分九釐七毫,馬場租銀一十一兩八錢四分四釐。工部項下磚料銀四十九兩九錢三釐九毫零。木柴銀二十一兩八錢三分二釐九毫零。胖襖銀八十二兩五錢二分八釐